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29 | 生成日期: | 2024-10-30 |
文 号: | 关键字: | 规划,村庄,甘肃,乡村,编制 |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中国自然资源报】规划先行,引领乡村换新颜——甘肃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纪略 | |
信息来源:白银市自然资源局白银分局
发布时间:2024-10-30 09:13
浏览次数:
|
|
|
|
【中国自然资源报】规划先行,引领乡村换新颜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近年来,甘肃省立足于县域统筹安排,从发展实际出发,以发掘地域特色资产优势为切入点,以促进规划和土地融合为支撑点,以加强驻村宣传和服务为关键点,以健全编制实施保障机制为突破点,科学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甘肃自然地理环境丰富多样,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西北地区,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文化长廊。作为曾经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甘肃已告别绝对贫困,转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阶段。面对新时代建设和美乡村的新要求,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补齐短板,盘点村庄发展现状。 甘肃东西长度近1600公里,建制村约1.5万个,自然村约10万个,数量多且差异性较大。2019年以前,甘肃的村庄规划集中在省、市(州)级重点发展村庄,规划以人居环境建设类为主,多数村庄没有规划。 2019年以来,甘肃“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在保持政策稳定性的基础上,要求有需求、有条件的村庄应编尽编,连续5年开展村庄分类优化调整工作,力求规划编制符合实际。在此过程中,甘肃全面摸清发展类村庄的现状家底,实现从现状到规划的“入图入库”,补齐村庄在数字化管理方面的短板,逐步提高村庄规划覆盖率,为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效能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甘肃积极探索省级试点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计划,评选优秀村庄规划案例,设立全省乡村规划联盟,制定《甘肃省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手册》等规范性文件,加强乡村各领域的技术交流,有效提升了村庄规划编制水平。 ——县域统筹,实现要素全覆盖。 甘肃提倡在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制定管理通则,实现管理依据全覆盖。充分依据详细规划单元的划定,明确发展类村庄和其他生态农业单元的规划编制数量和管控方式,以建制村乃至乡镇为基本单元,一个村或几个村组合的方式进行统筹编制,做到上下协调、管用好用实用。 同时,甘肃结合县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国土绿化和乡村治理,如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态环境大优化”主题实践活动,有效衔接了村庄治理与村庄生态保护修复;结合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要求,依据村庄规划加快村庄搬迁安置、拆旧复垦;结合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经验,在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中探索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环境治理有机结合,科学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风貌管控,体现丰富地理特色。 甘肃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沿黄地区、戈壁绿洲、秦巴山区五大地理环境特征,《甘肃省村容村貌提升导则》确定的村容村貌提升引导机制充分体现了甘肃丰富的地域特性:河西走廊地区立足地势平坦开阔、戈壁绿洲交织的环境,重点打造丝路文化和绿洲融合型乡村;中部沿黄地区立足依山傍水、四季分明的条件,打造大河流域和农耕文明融合型乡村;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立足沟壑纵横、历史悠久的特色,打造红色文化和农耕文明融合型乡村;南部秦巴片区立足山水相间、田园掩映的环境,打造美丽田园和历史文化融合型乡村;甘南高原突出藏族特色浓郁、自然景观多样的特点,打造高原生态和民族文化交汇型乡村。 ——示范引领,助力“陇”村特色化发展。 甘肃以村庄规划质量和实效提升为抓手,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促进村庄建设提质增效,引导“陇”村特色化发展。在省级层面,甘肃先后在13个乡镇、60个村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按照甘肃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安排,每年选择100个发展类村庄开展和美乡村建设。 通过示范引领,甘肃逐步推进发展类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尊重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发展思路,得出以下村庄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以问题和诉求为导向,重点协调村庄人、地、产三者的关系;二是为乡村产业赋能,实现乡村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三是挖掘乡土因子,进行建筑、景观、空间设计表达。 ——人才支撑,团队下乡保障规划实施。 甘肃持续推广驻镇村责任规划师制度,通过定向委派、购买服务、选派挂职、志愿服务、退休返聘等多种形式聘用专业人才,重点解决村庄规划专业技术力量支撑不足、编制实施中村民诉求反映不畅、农村空间环境整治各方需求难以协调等问题。例如金昌市组建了多支5~7人的乡村规划师团队,采用“首席﹢责任﹢其他人员”的模式开展工作,探索了“1315”工作方法,锚定“1个目标”,做好“3类规划”,形成“1张蓝图”,推行“5项机制”。张掖市开展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组织动员干部为家乡的村庄规划编制出谋划策。形式多样的人才引入机制,为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强化宣传,凝聚共识同谋发展。 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治理离不开大众的共同参与。甘肃通过设计下乡、现场授课、网络培训、实地观摩、专题研讨等方式开展定向培训,深入解读村庄规划相关政策;利用网络平台公布“甘肃省村庄规划简明实用手册”宣传图、“陇小飞说村庄规划”等视频短片,营造人人参与村庄规划的氛围,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村庄规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