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020-172732 生成日期: 2020-05-14
文       号: 关键字: 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与新对策
所属机构: 发布机构: 白银区人民政府
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与新对策
信息来源:王毅城管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05-14 16:23
浏览次数:

  今年初以来,全国各地城管部门和执法人员参加了这场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联合作战,他们不分昼夜、不怕辛苦、不怕牺牲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成效。为此,我们要给全国城管点赞!同时,我们注意到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工作有其新特点,也出现了新问题。因此,应当研究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一、疫情防控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突破了地方政府确定的城市管理内容和范围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国家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紧急状态下,各地方政府安排城管部门参加疫情期间道口值守、巡查防控和对居民群众防疫时期不戴口罩者进行劝告和纠正等疫情防控工作。城管部门参加疫情防控所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有些的确是超出了地方政府“三定方案”确定的城市管理内容和范围,也反映出疫情时期城管工作的一个新特点。作者认为,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城管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服从抗击疫情的需要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安排。特别是在政府宣布城市进入紧急状态下,各级政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权对其所属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适时调整。
强化和发展了管理就是服务,在服务中实现城市管理的理念
  疫情防控时期,城管执法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由行政执法转向管理和服务。管理和服务始终是城市管理的两大基本任务。城管部门把管理和服务与抗击疫情、市民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参加共同抗击疫情工作中,强化和发展了管理就是服务,在服务中实现城市管理的理念。这也是疫情防控时期结合疫情防控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特点。因此,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全国各地城管部门适时地对城管工作方式进行调整,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说服、劝导和服务的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时期城市管理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作者建议:各地政府部门要适时调整疫情时期工作临时补助政策,对参加抗击疫情工作表现突出的城管执法人员给予精神、物质和奖金奖励。
  疫情防控需求促进城管智能化创新发展
  针对疫情时期防控病毒传染,禁止人员集聚等防控要求,各地城管部门通过技术手段防范疫情扩散,运用智能化手段实施城市管理和服务。例如,有的城管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隔空远距离劝导集聚人群,实现智能化管理手段创新;同时,国内一些为城管执法提供数字城管、大数据和智慧城管等服务的高科技公司,针对疫情提高城管服务管理效能而及时研发出智能抗击疫情软件。例如,北京数字政通公司研发的《网格化社区疫情防控系统》;上海龙进公司研发的《城管疫情防控助手》;江苏中越科技公司研发的《疫情核查系统》;成都小步创想公司研发的《网格化防疫平台》等软件系统投入到疫情防控城管工作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疫情防控需求促进城管智能化创新发展,则成为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工作的又一特点。
  二、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工作突显的新问题
  关注疫情时期城管对象生存状态,助力保民生、稳就业问题
  全国各地市民群众疫情期间经过2个多月的居家隔离、严防死守,没有金钱收入,致使生活困难、压力很大,特别是城市弱势群体人口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管理对象的心态变化很大,很多人内心十分焦虑,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发火宣泄。前不久发生的青岛出租车司机暴力抗法事件,就足以反映出城市管理对象生存困难和心态急剧变化的情况。由此可见,城管执法部门如果不高度重视这个新问题,那么,极有可能会频繁出现暴力抗法事件。因此,在复工复产的形势下,城管部门如何做好保民生、稳就业工作,就成为当前各地城管执法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疫情期间如何防护城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问题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无症状新冠肺炎的传播非常危险。而在一线工作的城管执法人员则是密切接触复工复产人员(包括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可能被无症状新冠肺炎传染的高风险群体。因此,如何防护城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问题,必须要引起各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要研究及时解决这个新问题。
  疫情期间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装及运输问题
  疫情期间出现的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装运输问题,这是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各地城管及环卫主管部门必须要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及时进行处理。
  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如何坚持公正文明执法问题
  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是城管执法部门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即使在疫情防控时期也不例外,但令人遗憾的是疫情期间,城管执法出现了不公正文明执法的问题。
  忽视疫情时期的特殊执法环境,野蛮粗暴执法,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恶劣影响。例如,疫情期间发生的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集镇联合整治专班违法扣押钱氏鞭炮副食店食品案;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城管人员野蛮殴打送菜员案等。
  违反法定执法程序,没有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违法执法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市民的利益。例如,疫情期间发生的江苏某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环科园中队几名城管执法人员乱罚款案;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城管执法人员对骂、脚踹违建户案等。上述这些不文明执法案例,反映出这些地方城管执法人员和城管协管员能力较差和管理水平低。
  三、解决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工作新问题的对策
  关于重视城管对象生存状态,助力保民生、稳就业问题的对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8日召开会议。会议要求,“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为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和稳就业问题,各级城管部门领导要按照党中央要求,树立稳就业、保民生,人民利益至上的大局观,提高城市管理的政治站位,切实解决疫情期间城市管理城管对象生存状态困难和助力复工复产、保民生和稳就业问题。其主要对策是:
继续坚持和强化城市管理就是服务,在服务中实现城市管理的理念,坚持认真调查研究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状态情况,把真正生活困难的市民群众的合理需求和诉求,作为疫情防控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好城市管理服务工作。
  依法依规解决疫情后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城市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最近,成都市、济南市和昆明市等城管部门助力复工复产,促进恢复经济发展,提出开放马路市场,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域,同时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由此可见,上述城市就如何解决城市公共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兼顾问题,提出了一个好的实施方案。但同时,城管部门要注意防止出现马路摊贩市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情况,正确处理好开放马路市场与文明城市创建、复检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繁荣与逐步恢复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解决疫情期间防护城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问题的对策
  现在我国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而城管执法人员每天都接触大量的市民群众,因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传染危险的存在,导致城管执法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风险非常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建议: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一线城管执法人员与城管协管员的常态化医学防护,在疫情持续期间配足医用口罩、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感染、提高工作效能。
  解决疫情期间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装及运输问题的对策
  各级城管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与主抓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垃圾分类源头管控问题,严防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装运输与处置。
  各级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垃圾收运环卫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关于垃圾分类、运输的相关业务知识与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严禁控制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装及运输,违者要承担法律责任。
  各级城管部门要加强对收运医疗垃圾环卫人员自身防护教育,并保证为环卫工人常态化提供疫情防护用品,避免环卫人员感染新冠肺炎。
  解决疫情防控时期城管坚持公正文明执法问题的对策
  要严格把好街办、乡镇招聘城市管理人员(城管协管员)入口关,把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人员招聘到城管队伍。
  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包括街办、乡镇)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街办、乡镇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与城管协管员的培训教育,认真学习城市管理法律和业务知识,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业务能力。
  进一步在城管执法队伍中推进住建部提出的“强转树”活动,大力提倡“721”工作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城市管理工作更要坚持热情服务、规范管理和严格执法相结合,在各地陆续开展复工复产工作的形势下,应当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新方法、新模式,积极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为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王毅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扬州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

https://mp.weixin.qq.com/s/hrMfoRs05HKuowOqRGDGBQ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