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11 生成日期: 2024-07-17
文       号: 区交运函字【2024】57号 关键字: 部门,栏目,文件,公开,未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2024年第三季度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报告
信息来源:白银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07-17 17:57
浏览次数:

上半年,全交通运输行业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驻点包抓“百日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第三季度进入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强降雨、冰雹、大风等局部地区极端恶劣天气增多,各类交通运输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

工作条件相对恶劣,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等现象,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入旺季,交通运输呈现满负荷生产、高频率运转,加之暑期、汛期来临,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进一步增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一、目标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坚决遏制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充分把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季节性规律特征,不断提升认知研判能力、决策支撑能力,精准施策,科学应对,确保二十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三季度安全风险特征及措施对策

(一)道路运输风险

——主要风险。1.三季度正值暑假期间、旅游旺季,人民群众出游意愿强烈,旅游包车数量大幅增加。包车行驶路线不固定,经营者及驾驶员不熟悉路况;长距离的省际包车运行时间长,驾驶员易疲劳驾驶,安全风险不断增大。

2.暑期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加剧驾驶员在午后、凌晨时段的生理疲劳,易出现操作失误或遇紧急突发情况处置不当等问题,导致交通事故。

3.夏季高温天气,车辆上路运行因短路发生自燃、胎压过高发生爆胎,以及其他突发机械故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增大。车内放置打火机、充电宝、碳酸饮料等易引发爆炸事故。

4.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存在道路湿滑、垮塌、水毁等安全风险,可能引发车辆追尾、侧滑或被落石击中等事故。

5.高温天气,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易产生麻痹思想,导致疏于管理,特别是在场站安检、驾押人员违法违章处理、日常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存在懈怠思想、管理不规范、不到位问题。

——防范措施。1.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备案管理,严格控制长距离、长周期、途经地与目的地走向不一致的省际包车牌核发,严禁包车客运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的异地经营,严防车辆报停期间私自揽客。

2.强化从业人员培训,督促各企业加强驾驶员管理,及时了解身体心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特别是加强高温汛期恶劣天气下驾驶员防御性驾驶技能的培训。

3.严格车辆技术管理,督促各企业对所属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排查。特别对车辆的制动、轮胎、转向、应急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杜绝车辆带病上路。

4.强化车辆动态监控,认真落实日常值班、违规处罚等制度,及时将有关天气预报信息传递给驾驶员,督促驾驶员安全驾驶。强化路检路查,对排查出的高风险路段加强巡查,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调整线路或停班等必要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路检路查。强化应急值守,加强与气象、公安、应急等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天气及道路情况,向驾驶员发布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运输任务。

5.督促客运场站制定防控专项预案,加强对驾驶员及安检人员的培训,坚决杜绝危险品进站上车。

()消防安全风险

——主要风险。1.夏季用电高峰,各类电器火灾风险加剧,特别是高层建筑、施工驻地、客运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极易发生“小火亡人”事故。

2.夏季高温,燃气安全事故多发,安全风险较高。

——防范措施。1.紧盯高层建筑、客运场站、施工驻地、危化品运输企业等高风险场所,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特别要紧盯电器线路及电器设施设备,严查电器设施设备、电器线路敷设不规范及线路老化等问题。

2.对系统内使用管道燃气或瓶装液化气的食堂、建设工地、人员密集客运场站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严禁燃气管道被违规占压、穿越密闭空间,气瓶间违规设置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内。严格排查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或安装位置不正确、适用气种不符或功能过期失效等风险隐患。

()公路工程建设风险

——主要风险。1.高温可能导致户外作业人员、高空作业人员中暑或突发其他疾病,从而引发事故。

2.工程施工进入高峰期,存在结构物高空作业风险、大型模板支架坍塌、高边坡施工垮塌、机械伤害、深基坑开挖坍塌、施工便道交通安全、施工临时用电违规乱接等风险隐患。“三违”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

3.汛期暴雨洪涝、连续降雨导致路基含水饱和可能导致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1.督促各参建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开展夏季送清凉送避暑物品等活动,多种措施帮助从业人员避暑降温,安全作业。

2.严格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持续强化汛情预警,积极开展防汛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强化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及时纠正“三违”行为。

3.巩固重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成效,督促各建设单位加强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监测,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时发布暴雨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加强对住宿、库房、施工场地等周边环境的巡查,指导从业人员随时观察,及时躲避,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各站所要针对行业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市交通运输局安排部署,紧盯行业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防控与排查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加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站所要针对夏季高温多雨、人员出行密集等特点,严密防控安全风险和整治问题隐患,下沉监管力量,加强检查,加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筑牢安全防线。

(三)切实做好汛期值班值守工作。各站所要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细化落实应急预案、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遂行出动、精准高效安全救援,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