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2025-00016 | 生成日期: | 2024-12-31 |
文 号: | 区交运函字【2024】97号 | 关键字: | 物流,企业,发展,运输,建设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白银区通道物流产业链发展情况自评报告 | |
信息来源:白银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12-31 15:34
浏览次数:
|
|
|
|
白银区产业链链长制办公室: 2024年白银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助推白银区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根据《白银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成效年度综合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现将2024年通道物流产业链工作自评如下: 一、体制机制建立情况 2024年区交运局根据《白银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制度》,制定产业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小组。以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构建“1+4+N”物流体系。 二、产业链发展成效情况 按照年度通道物流产业链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普通货运企业326家,货运车辆4511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69户,营运性车辆3198辆。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051.9万吨,同比增长1.2%,总产值18.79亿,同比增长3%。随着物流规模的持续增长,通道物流不再仅仅是货物的搬运者,而是摇身一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关键力量。 三、决策咨询机制建立情况 把决策咨询机制融入产业链运行建设中,不断探索建立有助于职能作用发挥的制度体系。建立专家联络沟通机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高校高端智库等合作交流。区委、区政府邀请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喜富、沈孟如教授团队先后两次来银考察。从发展规划总论、产业环境研判、物流需求剖析、市场空间分析、发展战略定位、物流产业体系、产业空间布局、物流网络规划、创新发展模式、数字平台搭建等14个方面提出建议,为白银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供参考。 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情况 充分发挥通道物流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依托敏锐的市场嗅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以及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白银公司铁运倾力打造了中亚、南亚、中巴丝绸之路跨境集装箱运输、中蒙俄经济走廊跨境集装箱运输、西部——华东“衔长江、跨陆桥”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西部——华北“沿黄河、连京津”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西部——西南“通成渝、畅南向”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西部——华南“进中原、大湾区”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6条精品示范线路。积极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向全国客户提供“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票结算、一单到底”服务,通过灵活的运输组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碳排放量,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 五、打造产业集群情况 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大企业建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高质量现代产业链园区。白银公司铁运通已跻身西部物流百强企业,是集公铁联运、物流贸易、智能仓储、数字供应链物流、信息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5A级专业化物流公司。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网络货运平台注册车辆、司机均突破6万,注册企业547家。通过运用多式联运物流管理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运输、入库,从产成品出库、装卸到发运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有效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 六、产业梯次培育情况 白银以综合物流园为核心,以高新区产业园、银西产业园、银东产业园区为依托,整合危化品和煤炭企业产业资源,通盘考虑白银公司、靖煤公司、银光公司和中核钛白东方钛业等大型企业货物运输需求较大的实际状况,配以供销、配送、运输、装卸、加工、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为一体,打造高起点、高水平的综合型智慧物流园区。现有物流基础有白银有色铁运物流园区,运输货物以有色金属原料及产成品、副产品为主,依托公铁基础条件,发展多式联运,园区内有铁路专用线,交通条件便捷;银东大宗商品物流园区位于白银区东北部,紧临红会线和G109,规划建设2000余亩的煤炭储运基地,具备多式联运发展条件,且土地利用空间较大;银东综合物流园区位于白银城区东部,规划建设6500余亩的综合物流园,开展散货、杂货等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园区临近城市中心,快速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因距离白银有色铁运物流园区较近,实现双区联动,提供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服务。银西产业园区临近G341和G109两条高速公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已完成建设商贸物流园区、生物医药园区、食品加工园区,吸引银宇通、邦农、甘肃皓天、京东等众多企业入驻。规划在G341和G109三角地带建设白货物流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白银物流产业发展。 七、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情况 年内元和煤炭储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6900万元,该项目是白银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位于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建设期为两年,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煤炭静态储存能力可达200万吨,年吞吐量1000万吨,不仅可以合理有效调控煤炭能源供需、平抑煤炭市场价格波动,而且对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八、产业链开放合作情况 为把握物流业发展政策机遇,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增活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喜富、沈孟如教授团队先后两次来银,面向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展开系列座谈会与现场调研,实地考察了银东工业园煤炭储运项目、白银有色铁运物流公司、银西产业园土地储备项目等。系统梳理了我区通道物流产业建设的需求、基础条件以及建设重点。现根据调研情况,充分借鉴西安、重庆、成都、郑州等地区发展物流业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广泛吸纳物流链主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意见建议。 九、日常调度推进情况 2024年,区交通运输局将通道物流产业链工作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共推进。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与物流企业保持良好畅通的沟通机制。主动积极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企业定时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新建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平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链主企业及相关单位保持日常沟通,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并始终把企业需求放在心上,把解决问题落在实处,使物流企业安心经营。 十、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存在的问题:一是产学研间的主体融合效果不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转化及市场化率低,创新链与产业链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二是区域间产业集群同质化分散化问题突出。当前,我区物流产业体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间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往往出现热点来时一哄而上、遇到困难一哄而散的现象。同质化发展现象比较普遍,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过度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三是关键要素支撑不足,制约产业发展后劲。人才资金等瓶颈亟待冲破。在人才方面,缺乏实用型技术人才和能承担研究开发任务的工程师。同时在人才建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方面存在“断层”现象。 下一步,加强机制建设。着力打造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边界清晰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优化提升。优化网络布局。构建更加高效、合理的物流网络,加强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协同运作。根据产业布局和物流需求特点,合理规划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位置和规模,优化运输线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人才培养与引进。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本地高校物流专业学科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鼓励物流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
白银市白银区交通运输局 2024年12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