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20 | 生成日期: | 2024-11-29 |
文 号: | 关键字: | 项目,建设,黄河,治理,工程 |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白银市在建设实施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取得了哪些亮点成效?下一步如何更好推进? | |
信息来源:白银区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4-11-29 08:57
浏览次数:
|
|
|
|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是区域内生活、生产、生态的主要水源。近年来,白银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保供水,抓节水,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补网强链,加快完善“水网络”。围绕骨干水网建设,以“四抓一打通”项目实施为重点,全面加快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靖会、兴电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景泰引大入秦延伸增效、引洮供水二期农业灌溉配套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累计实施水利项目308个,完成投资84.69亿元,2024年已完成投资20.19亿元,“一河三干、两水补给、多点连通、延伸增效”骨干水网体系日趋完善。 二是筑牢防线,切实保障“水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在实施完成黄河干流一期防洪治理项目的基础上,配合省水利厅谋划争取黄河干流二期防洪治理项目(白银段治理岸线总长度23.731公里,工程总投资4.23亿元)立项批复,进一步提高黄河防洪能力。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国债资金3.47亿元,实施15条中小河流及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治理河长98.05公里,在保障黄河安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了山洪灾害防治区1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系统治理,保护修复“水生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进一步加快祖厉河流域生态治理、白银区金沟河中污水回收利用及生态水环境综合利用、白银刘川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等工程建设进度。2020年以来,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0平方公里,共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耕地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33个,完成投资2.3亿元。累计开展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1503次,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174起,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8亿元。我市会宁县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14520平方公里下降到7124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6.41%,祖厉河年平均输沙量从4539万吨减少到1261万吨。 四是节水增效,加快建设“水盆子”。针对水资源配置工程调蓄能力不足、制约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问题,我们依托景电、靖会及兴电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引洮供水二期农业灌溉配套等项目,累计建设调蓄水池219座,总库容2660万方,其中2024年建设74座,库容1257万方。2025年谋划建设80多座调蓄水池,建成后全市“水盆子”总库容将达到4000万方,全面提升“丰水期蓄水、干旱期供水”调蓄能力,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部署安排,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在构建骨干水网体系上谋全局。以大水源、大工程、大管网为方向,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在国家、省级、市级层面已谋划25个重大水利项目的基础上,将已储备的57个防洪减灾、灌区建设、中型引调水等重点领域项目列入“十五五”规划,加快推进引洮供水二期与靖会工程水源补给等骨干水网建设。二在改善水环境水生态上把方向。抢抓“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政策机遇,深入总结会宁县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成功经验,积极推进祖厉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并在已谋划56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基础上,围绕靖远县哈思山、景泰县寿鹿山、平川区屈吴山等森林保护区,加大淤地坝、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谋划,达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目标。三在节约集约用好水资源上解难题。进一步争取靖会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靖远县靖乐渠、复兴渠、南川中型灌区改造、靖远农村人饮引调水及管网延伸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农村人饮管网改造提质增效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建设资金,加大节约用水调度控制,倒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逐步扩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持续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四在延伸拓宽水利投融资上开新局。大力宣传推广白银首个“政银企”合作项目靖会三场塬调蓄水池工程投融资模式的宝贵经验,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灌区+土地流转”、“项目+产业服务”等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企业支持水利项目建设,推动白银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