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5-00013 生成日期: 2025-04-02
文       号: 关键字: 安全,作业,场所,动火,企业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白银区商务局关于做好全区商务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白银区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5-04-02 09:30
浏览次数:

各相关企业: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商务领域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因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引发的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商务领域实际,现就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链条整治工作,全面排查和消除商务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规范动火作业行为,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的监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整治范围

全区商务领域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商场、超市、餐饮场所等。

三、整治重点

(一)动火作业安全隐患整治1.严格动火审批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动火作业审批流程,明确审批责任人。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业。动火审批应包括作业时间、地点、内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详细信息。2.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法。企业要组织开展动火作业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3.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动火作业现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前,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消除易燃、易爆物品;作业过程中,要设专人监护,确保动火作业安全。4.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企业要加强对动火作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对动火作业审批情况、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违规进行动火作业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整治。1.严格材料采购管理:企业要严格把控建筑保温材料的采购渠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的供应商。采购的建筑保温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严禁采购和使用不合格产品。2.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建筑保温材料进场时,企业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验,检查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证明文件等是否符合要求。对需要进行抽样检验的材料,要按照规定进行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规范材料储存和使用:建筑保温材料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场所,远离火源和热源。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4.建立追溯体系:企业要建立建筑保温材料追溯体系,记录材料的采购、进场、检验、使用等信息,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追溯问题源头。

四、工作步骤

(一)自查自纠阶段(20254月1—5月31

各企业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立即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面排查本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建立详细的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各企业要将自查报告和隐患整改台账报送至区商务局。

)集中整治阶段(20255月31—10月31

区商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自查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5年10月31—12月31

各企业要以此次整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区商务局将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安全隐患反弹。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各企业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对整治工作不力,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掌握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附件:人员密集场所范围、动火作业“六必须”和电气焊作业“十不准”

 

 

 

                                   白银市白银区商务局

                                   2025年4月1

 

 

 

 

 

 

 

 

 

 

 

 


附件

 

人员密集场所范围动火作业“六必须”和电气焊作业“十不准

 

一、人员密集场所范围

整治方案中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包括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其中,公众聚集场所是指面对公众开放,具有商业经营性质的室内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酒吧等歌舞娱乐场所,游艺、游乐场所和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其他场所动火作业可能影响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参照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管理。

二、动火作业“六必须”和电气焊作业“十不准

(一)动火作业“六必须”

1.必须清理周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质,动火作业区域与其他区域必须进行有效防火分隔。

2.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

3.必须在现场设置警戒线或者安全标识。

4.必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5.必须避免与具有火灾、爆炸风险的作业产生交叉。

6.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全过程监护。

(二)电气焊作业“十不准”

1.无从业资质的人员不准焊割。

2.凡属动火范围的焊割,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审批的,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准进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准焊割。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在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前不准焊割。

6.可燃材料做保温层、冷却层、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的地方,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

8.焊割部位周边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将易燃易爆物品转移至安全地点,在未做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作业时不准焊割。

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