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05 生成日期: 2024-02-04
文       号: 关键字: 建设,项目,新,白银区,发展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透过《政府工作报告》,看2024年白银区发展“关键词”
信息来源:白银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2-04 09:48
浏览次数: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2023年,白银区委区政府在“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在全区人民一起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动能下“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干出了“成绩比预期的好”的丰硕成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给2023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时间的年轮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

站在2024这个新的历史节点,白银区立足全区资源禀赋、工业基础、交通区位等优势,始终专注“稳”的定力、增强“进”的信心、保持“拼”的姿态,坚定不移打好“主动仗”,攻坚克难开好“顶风船”,埋头苦干走好“爬坡路”,不断加快“五区”建设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区实践的崭新篇章。


为了实现新目标,白银区2024年的工作主打一个“新”字: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展项目建设新赛道;展现城乡面貌新形象;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满足群众生活新期盼。具体怎么落实?我们一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答案。


“建设"打底



建设,释义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新年新作为,2024 年白银区重点工作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非“建设”莫属,共出现35次。

兰白“两区”建设、“五区”建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基地建设、大市场建设……

一个个“建设”的前缀都是关乎白银区未来发展的大战略、大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区实践的崭新篇章指明了方向。蓝图已定、未来已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既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把关于白银区美好“建设”的构想“建设”好,2024年的工作就成了。



“项目”领衔



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2024 年白银区重点工作中紧随“建设”之后的关键词是“项目”,共出现27次。


01

重点实施白银公司铅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电解系统装备升级改造、银光公司光化产业园技改扩保、稀土公司焙烧尾气治理等 28 个产业化项目

02

全力支持皓天医药三期、抽水蓄能电站、海得能源 5GWh 电池机柜生产线、盛银宜家智慧物流平台、多式联用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03

深入挖掘王岘、强湾、武川等资源优势,探索实施城郊型特色农业,有效解决农业量小价廉问题。争取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芦笋产业园等16 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04

确保全年谋划储备基本建设项目 180 个以上、总投资 800 亿元以上。

05

力争全年招引项目15 个以上,到位资金 54 亿元、增长 22%以上。

……


2024年,白银区将紧扣国家和省、市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重点围绕“两新一重”、特色产业等关键领域,科学谋划一批强基础、优结构、促转型、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强、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大项目。



“产业”跟进



项目催生产业,产业是稳增长的“发动机”。2024 年白银区重点工作中,排在“项目”之后的第三个关键词就是“产业”,共出现23次。


01

紧扣循环化工、有色金属 2 个主导产业链,充分发挥链长链主企业作用,瞄准高端、智能、绿色等方向,加快“三化”改造。

02

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户、省级企业 14 户。

03

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通道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制定培育计划,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聚集。

04

确保东方钛业绿色循环低碳产业、立昇新能源风力发电、领储宇能西北智能制造基地、银东生态综合物流园及早建成投用。

05

力争全年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达到 20 亿元以上,全面打造西北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06

坚持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蔬菜、肉羊、肉牛等产业集群化发展。

……


2024年,白银区将围绕“2+6产业集群”建设“工业主导型”城市发展理念,通过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深度开发“农字号”、激活释放“商字号”,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



“民生”主导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2024 年白银区重点工作无论做什么怎么做,最后都会落在“民生”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单独出现7次,又以“便民”“绿化”“道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形式出现若干次。


01

加快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温泉酒店、全季酒店建设,精心打造唐道综合体、新天地文化街、银凤湖等特色街区,建成人民路、十字街等 7 个市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先行先试再打造 8 个区列生活圈。

02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稳定在总支出的 80%以上。

03

年内完成城郊大环境绿化5000亩,开展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草原治理1.3万亩;改造提升城区道路绿化6条,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莲花寺周边综合整治及银湖公园建设。

04

实施工农路、立交桥至诚信大道、西环路至下孤山、城建什字 5 个防洪排涝治理项目,改造提升道路管网 35.16公里;续建完成滨河东路,拓宽改造滨河西路,打通天津路南环路至南二环段;争取人民路南延段 10 月完工。

05

整合优化资源,增加教育供给,加快铜花路幼儿园保教楼、育英学校、培文学校、合弘教育科技产业园等建设进度,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

06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年内新增就业 9000人以上。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工作。扩大园区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实现医保全覆盖。

07

积极抓好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大“三医联动”改革力度,全面实现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

08

逐步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探索实施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只要坚持以人民福祉为念,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用情暖民心、用心解民忧、用力惠民生。广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的心会更齐、劲会更足、意愿会更强烈,就会为白银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白银区美好“建设”的构想必将在新一年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更好结果。
来源:白银区新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