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3-00009 生成日期: 2023-06-28
文       号: 关键字: 安全,生产,隐患,责任,工作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白银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信息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6-28 08:57
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和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强化责任落实,抓严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岁末年初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根不可逾越的红线,为白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区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属交通安全事故,死亡1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一、安全生产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织密织牢责任机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2.22”露天煤矿坍塌事故、宁夏银川兴庆区“6.21”燃气爆炸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汲取事故教训,贯彻省市一、二次安委会和省委胡昌升书记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讲话精神,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区安委会印发《白银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胡昌升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施方案》、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对全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开展监督的实施方案》,突出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突破,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坚决扛起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乡镇、街道、部门要比照务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深入、滚动研判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态势,始终做到心中有数;紧密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实际,灵活采取各种措施,持续强化安全监管;督查、检查活动坚持深入一线、尽职履责,扎扎实实查隐患、抓整改、促落实、保安全。

(二)紧盯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隐患专项整治。省委胡昌升书记提出的隐患体系建设中“路”、“建”“矿”“危”“众”“火”“特”“新”八个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体系,突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文化旅游、人员密集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了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先后印发《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坚持企业自查自纠,部门专项督查,安委会综合督查检查同步开展,全区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场所3329家次,查出隐患7063条,即知即改6435条,限期整改628条,其中整治重大隐患48条,挂牌督办4家,停产整治13家。区安委会(办)通报相关隐患问题6次,融媒体制作安全生产专题片12期,乡镇部门三抓三促围绕隐患治理跟踪报道36篇。

危化品方面:全面完成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服务组前两轮指导服务反馈的107条问题隐患整改(其中:重大隐患5条),复核实通报整改率100%。皓天医药接受2023年第一轮检查,反馈28条问题隐患,均为一般隐患问题。非煤矿山方面:汲取内蒙古“2.22”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教训,非煤矿山开展地下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专项检查。针对现状高度100米及以上的边坡和排土场启动每年一次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边坡稳定性分析已经完成,其他企业正在推进。燃气安全领域:落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7部门关于持续开展全省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甘肃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燃气安全事故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区政府成立白银区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城镇燃气工程项目规范》等有关规定,重点针对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消防整治方面:印发《白银区食品餐饮领域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对其他餐饮场所设施、烟道定期清洗等隐患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针对三姊妹、湖景壹号启动行政处罚。加强高层商住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等消防重点单位督查检查,共检查324家,发现隐患356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53份,立案处罚8件,办理许可备案6件。其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领域、教育、文旅、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也分别开展排查整治行动。

(三)闭环整改隐患,积极加快各级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3月初,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督查我区反馈白银区共18条,其中建筑3条(1条重大隐患),危化3条,园林路市场8条,消防3条,燃气1条。已经整改16条,2条敖计划整改(园林路市场安全距离、白银昌元化工有限公司设施老旧列入计划整改)。省安委会第五综合督查组综合督导反馈问题43条,行业部门问题主要是任务清单缺乏针对性、预案修订不及时,检查1家矿山企业出现台阶高度初设、安全设施设计不一致问题,企业积极落实整改。

(四)备豫不虞防在前,积极谋划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年初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了2023年度防汛工作要点,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围绕健全责任、完善预警机制、强化隐患整治、实施山洪工程和人工影响天气防御、防汛应急能力等六大任务对全年防汛工作进行部署。对2023年四级包抓防汛责任人进行更新公示,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社、社包户四级包抓责任机制。实施了白银区“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计划,选送16名防汛骨干参加了省级师资培训,随后分乡镇街道采取送都上门的方式按计划开展了乡村社“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活动,已经培训10场次966人。健全完善区级会商研判和预警机制,实施重大气象信息重点部门会商机制,按月发布《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5期)。区减灾办印发了《白银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叫醒叫应和应急响应办法(试行)》,开通视频应急广播系统152处。开展了汛前排查,形成专项自查报告,自查整改19条隐患。根据2023年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判定意见,积极推动加强地震防范应急准备工作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监督检查等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地震预案》,印发《白银区2023年应对地震重点危险区专项工作方案》《白银区地震事件先期应对处置方案》,加强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危险源、次生灾害源(尾矿库)等风险排查和隐患排查,各级救援队伍保持备勤状态,为乡镇配备卫星电话10部,根据2023年储备计划紧急采购50万元防震抗震生活物资储备。印发《2023年白银区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工作方案》《2023年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围绕“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开展5.12防灾减灾科普、安全生产宣传,借助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持续深化社会动员和地震科普宣传,在“白银区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白银区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及地震科普知识,配合省市开展了陇原砺剑·2023大型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学校、医院广泛开展地震疏散演练76场次。进入主汛期,各乡镇、街道、部门建立风险研判工作机制,结合季节特点和上级发布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防震减灾评估成果,切实加强风险监测预警、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和应急值守,确保预警及时、覆盖到基层最小单元、建立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包保转移责任机制,保持值班信息畅通,重点时段调度制度和领导带班值守、重点岗位24小时值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还需要再提高。今年是全区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之年,省委书记对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一季度生产领域虽然没有生产安全事故,但安全生产是一项“归零”的工作,要以“一万”的努力确保做到防范“万一”的发生,宁肯做好事前预防多流汗,不要坐等事后看流泪。

二是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还需要再靠实。省委办公厅通报各级责任靠得不实,我们要认真认领整改,完善各级职责清单和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执法检查,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位。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职责文件已经下发,各单位要对照开展摸清底数,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盲区。

三是构建隐患排查体系,举一反三深化排查还不够深入。围绕国务院安委办督查组、省安委会综合督查组督查反馈的问题,结合省委胡昌升书记提出的隐患体系建设中“路”、“建”“矿”“危”“众”“火”“特”“新”八个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体系,举一反三深化排查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持续深化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监管执法,督促相关领域、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屡查屡犯,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三、对策建议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安全生产“两个至上”,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的形式依旧严峻,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政治政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有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制规定》,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领导要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行业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企业要扎实落实主体责任,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一)强化责任落实,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督促各行业监管部门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包抓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下沉一线,加密检查频次,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安全三问和一线三排长效化工作机制,“安全三问”:我的职责是什么?我的企业有什么风险隐患?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不断靠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推动企业全员岗位责任制完善。

(二)突出重点领域,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工贸、文旅、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紧盯重点场所单位,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设施设备故障、非法违规行为、安全管理缺陷等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坚决防止“死角”和“盲点”。围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持续演练重大隐患排查,按四个一批要求,整治曝光一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三)精准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以精准执法行动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党政领导责任。强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多种执法方式,注重问题导向,强化斗争精神,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绝不姑息纵容,确保闭环整改。要敢于动真碰硬,下沉一线,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通过通报、约谈、联合惩戒、停业整顿等多种方式查处一批违法企业,强化信息公开,树立一批警示教育典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和《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加大事故前违法行为追究力度,对明显有问题却查不出、明知有问题督促整改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实行终身追责、从严查处,切实维护生产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未雨绸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各级各部门时刻保持临事而惧,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坚持“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全面落实风险排查、预警叫应、预案演练、转移避险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措施,全面摸排补充应急物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要按计划,定期、不定期开展应急拉练,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全面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

(五)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网站、电视、报纸、新媒体宣传,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普及安全知识,教育和引导全民提高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全民参与”的安全氛围。加大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