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10 生成日期: 2024-09-20
文       号: 关键字: 设备,标准,建设,企业,产品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政策解读《白银市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9-20 10:24
浏览次数: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突出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释放先进产能,带动消费升级,放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规模效应,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总体目标

到2027年,力争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全部达到节能水平以上、先进能效占比超过30%、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0%、70%;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以上、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重点任务

(一)实施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

1.加快工业领域设备技术更新。到2027年,开展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新培育认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5个以上,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0个,淘汰全部不达标设备。

2.推进建筑市政领域设施更新。到2027年,新改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3座;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新建建筑设计、施工100%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3.促进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换代。到2027年,新能源公交车(含城市和城乡公交)比例达到78%,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比例达到55%。

4.推动农业领域机械更新。到2027年,淘汰老旧或国二及以下柴油农业机械1800台(套);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农业生产作业装备更新率达到2.4%。

5.提升教育领域装备水平。到2027年,市内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活力大幅提高,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大中专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4000元,中小学按照各学科教学仪器配置标准配备。

6.补齐医疗领域设备短板。到2027年,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7.完善文旅领域设施设备。到2027年,完成黄河石林等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市群众艺术馆等国家三级及以上博物馆全部实现数字化、智慧化,重点酒店、民宿、乡村旅游基本实现智慧化。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8.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组织汽车销售企业促销活动,拓展新车消费空间。简化购车登记、汽车更新等办事程序,推广汽车消费线上线下申办业务登记“一站式”办理,加快老旧车辆淘汰和新车登记。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加快居住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桩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加快推进国三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违规非标商用车淘汰报废。加强新能源汽车流动维修站、农村维修点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维修售后服务能力。

9.鼓励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支持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享绿色家居焕新季”等促销活动,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10.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支持家居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旧房装修等优惠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加装采暖设备和厨卫等局部改造。鼓励房地产开发和家具销售等企业,推出线上线下家装样板间,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11.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体系。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支持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项目及废旧产品设备线上交易平台建设。到2027年,力争建成1个废旧产品集中分拣中心。

12.完善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体系。鼓励发展“互联网+二手”

模式,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建设。支持线下实体二手市场合规运营,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鼓励县区建设集中规范的车辆、家电、服装等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交易专区。推动二手商品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交易平台、销售者、消费者、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共享。落实计算机类、通讯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标准规范。

13.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推进产业基础较好的化工、有色金属等再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发展风电光伏等装备再制造业务。强化水火电机组、煤矿机械、风电光伏设备、动力设施等改造升级,大力推动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

14.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扩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覆盖范围。建设一批废化工、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有序发展以废弃油脂、非粮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提升废有色金属利用技术水平,加强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研发应用。

(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15.提升产品技术标准。鼓励相关领域企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研制。支持企业开展国家高新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建设,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领跑者”行动。以铝、铜、稀土等工业产品为代表,执行碳标签、碳标识等标准认证体系。

16.加大资源循环化利用标准供给。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二手市场建设服务、二手货品品质鉴定、报废汽车拆解、废旧电子电器拆解、纯电动车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废塑料废橡胶再利用、废纸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等标准,施行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绿色拆解、回收利用标准。

17.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聚焦汽车、家电、家居产品等大宗消费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设计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抢占标准话语权。大力支持市内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到2027年,争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以上。

保障措施

18.加大设备更新财政资金支持。

19.加大以旧换新财政资金支持。

20.鼓励金融服务支撑。

2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22.加强要素保障。

23.强化科技支撑。

24.突出利企惠民。

落实机制

25.加强组织领导。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办公室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协调调度,加大推动落实力度。各专责组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推动落实本行业本领域工作任务。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协调、压实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26.构建“1+12”政策体系。严格落实本方案以及工业、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提升、政策及要素保障、国资国企等专项方案,完善配套政策,谋划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各项政策、任务落细落实。因地制宜推出差异化、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做好项目储备,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相关部署落地见效。

27.实施清单化管理。密切跟进省、市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摸底工作,准确掌握各领域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优势和需求。

28.强化调度考核。工作专班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会,听取各专责组成员单位汇报,梳理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研究推进各领域下一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双新”工作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

29.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和群众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及时回应政策诉求和社会关切,引导好社会预期,激发企业更新设备和群众以旧换新热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