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10 生成日期: 2024-10-24
文       号: 关键字: 宣传,工作,法,扫黑,组织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2024年纺织路街道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白银区纺织路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4-10-24 17:41
浏览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按照全区主动创稳工作调度暨扫黑除恶斗争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和《白银区2024年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要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区委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安排部署,努力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更加巩固、行业整治成效更加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加凸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工作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白银区提供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集中宣传活动。各村社区要将《反有组织犯罪法》列入“八五”普法重点内容,纳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要点,积极组织村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课程,以“送法进机关、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市场、进医院”为载体,在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广泛开展扫黑除恶“八进”宣传活动,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点时间节点,系统解读《反有组织犯罪法》及扫黑除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鼓励引导广大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扫黑除恶斗争的意识。提高群众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知晓率,积极参与扫黑除恶工作并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线索。各村社区要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解答等形式,集中向广大职工和群众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开展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专项普法。把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专项普法活动作为今年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反有组织犯罪法》及其它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等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紧贴涉及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权益保障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法治需求,常态化宣传扫黑除恶、反分裂国家、反有组织犯罪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广泛宣传社会保障、防范涉众型金融风险、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积极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举办《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培训。街道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小组以及司法所适时举办《反有组织犯罪法》专题培训,就《反有组织犯罪法》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实操注意事项、司法案例等进行详细解读。司法所要将《反有组织犯罪法》 纳入领导干部学法范畴,利用学习平台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做到深学细悟、学懂弄通、指导实践、灵活应用。

(四)加强青少年预防有组织犯罪宣传。各村社区要将《反有组织犯罪法》纳入学校法治教育范畴,列入法治授课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各类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主题教育,聚焦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防止遭受有组织犯罪侵害,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艺术创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青少年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提升青少年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五)加强新就业群体预防有组织犯罪宣传。街道以及各村社区要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滴滴业务员等新就业群体,围绕《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内容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提供专业性、多样化、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提升《反有组织犯罪法》在新就业群体中的知晓率和普及率,维护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

(六)开展新媒体普法。街道社区要全面落实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单位网站等平台,宣传报道扫黑除恶以及先进典型、经验做法、特色亮点,用指尖普法法治宣传的影响力、渗透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社区村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及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的重要性,将做实做细宣传工作作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果的重要内容。各社区村要认真履行职能,系统筹划部署,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二)突出宣传重点。各社区村要将《有组织犯罪法》学习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坚持“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紧密结合重点任务,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增强吸引力,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度,提升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运用法律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

(三)严把舆论导向。各村社区要针对扫黑除恶斗争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法律性强的特点,进一步严明宣传纪律,加强审核把关,严格舆情监测,落实管控措施,及时处置有害信息,严密防范负面炒作。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应及时请示汇报,避免引发负面舆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