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2023-00003 | 生成日期: | 2023-07-27 |
文 号: | 关键字: | 撂荒,整治,土地,乡,种植 |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白银区强湾乡人民政府2023年撂荒地整治上半年工作总结 | |
信息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7-27 16:06
浏览次数:
|
|
|
|
强政发〔2023〕176号 白银区强湾乡人民政府 2023年撂荒地整治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农业农村局: 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撂荒地整治安排部署精神,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恢复撂荒地种植生产,稳定并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强湾乡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扎实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现将强湾乡2023年度撂荒地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撂荒地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靠实工作责任。为进一步巩固撂荒地排查整治成果,我乡及时组织召开撂荒地核实排查专题会议,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确定领导包抓分工,对撂荒地排查整治进行详细安排部署 (二)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坚决遏制耕地撂荒。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做好复耕复垦,坚决杜绝耕地撂荒行为。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宣传《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政策,动员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遏制耕地撂荒,提高珍惜土地、用好耕地、保护耕地的自觉性。 (三)对标对表深入排查,全面推进综合整治。为切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强湾乡坚持边摸排边整治原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亲友代种等整治途径,分类做好撂荒地治理,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作物品种,优先种植粮食作物,做到能种尽种,应耕尽耕,以坚决有力的措施深入开展撂荒地整治。强湾乡2023年耕地撂荒面积7167亩,截止6月6日,强湾乡已整治撂荒地6556亩,其中,土地流转101亩,购买社会化服务297亩,亲友代种996亩,自种5162亩,种植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整治完成率达到90.72%。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撂荒地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撂荒耕地治理。我乡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境内沟壑纵横,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划入基本农田的旱地都靠天吃饭,土壤墒情不足连播种下籽都成问题,因此整治难度极大。我乡农业种植水资源主要依赖黄河提灌,受到黄河提灌用水指标限制,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以前新复垦的耕地因无水资源灌溉而撂荒。二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前靠污水灌溉的耕地缺少灌溉水资源处于撂荒状态。三是灌溉成本偏高,且种植的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我乡水价偏高,西沟、川口水费0.9元/方,每亩每次平均达100元,灌溉成本较水川镇相比,每亩净高60-70元,导致种植成本增高,收益下降,群众种粮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耕地撂荒。 (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我乡人均占有耕地仅2.1亩,占有量不高,且地块细碎,分散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只能沿用“二牛抬杠”的生产模式,从而导致耕地撂荒。这与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土地流转率低于市内其他乡镇。 (三)农业生产资料涨幅过快。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植成本不断加大,种田效益下滑,挤压了农民种植粮食的利润空间,对冲了粮食补贴,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尤其是化肥价格上涨明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推动,造成种植成本不断增加,农户种粮收益低,种植意愿下降,而承包地不易流转出去,难以承包给他人耕种。 三、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加强农机服务队整治撂荒地。月亮湾村依托村集体经济,购置农机具,培养农机手,成立农机服务队,帮助农民耕种、管护、抢收,确保耕地应种尽种,粮食稳产增收,实现粮食安全和壮大集体经济“双赢”。2023年上半年,月亮湾村农机服务队已累计调动各类农用机械20余台,为本村及周边村社的40余户农户提供农机服务,整治撂荒地300余亩。 (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开展土地流转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在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电子网络服务系统,及时收集与发布土地流转的供需信息,较好地实现供需对接。有利于为区、乡土地流转管理者提供精准、快捷、优质的服务功能,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土地流转抵押担保融资服务平台,为银行与土地流转主体,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经营大户直接提供融资服务。 综上所述,我乡整治撂荒地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适应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要求,走节水性灌溉的农业新路子。
白银区强湾乡人民政府 2023年6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