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020-172732 生成日期: 2019-04-30
文       号: 关键字: 关于印发《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
所属机构: 发布机构: 白银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4-30 14:04
浏览次数:

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
        经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1:《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附件2:《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附件3:《白银区惠民惠农和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清单》
  附件4: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统计表(表1-3)

                      中共白银区强湾乡委员会  中共白银区强湾乡人民政府
                                          2019年4月18日

  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基层末梢。根据《区纪委监委 区财政局 区审计局关于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区委办字〔2019〕38号)、《白银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区财政发〔2019〕92号)及《区财政局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范围及内容的补充通知》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中出现的违规代管、扣留“一卡通”,拖延发放、滞留资金,贪污挪用、虚报冒领,资金分配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专项治理,全面摸清“一卡通”管理使用和补贴资金分配发放等情况,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充分发挥补贴资金作用。
  二、治理范围
  2017年至2018年中央、省、市、区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发放情况,重大事项可以追朔至以前年度。
  三、治理重点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检查、清理、纠正和规范以下问题:
(一)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不到位问题。摸清中央、省、市、区四级通过“一卡通”管理发放的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有少项?归哪些站所室管?按什么标准分配?发了多少?发给谁?是否存在:
  1.违规将资金大项拆成小项,多头管理等问题。
  2.资金发放不及时、不足额,应享受政策未享受等问题。
  3.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应退出未退出、不该享受的违规享受等问题。
  4.该通过“一卡通”发放的发现金、该直发的又进行“二次分配”。
  5.政策宣传和分配结果公示公开不到位,群众对相关政策及分配情况不知晓。
  6.各相关站所室、各村没有建立“一卡通”资金管理台账,没有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和监督责任,没有及时核实更新补贴对象身份信息,未发放的资金没有按规定存放等问题。
  7.财政补贴政策不符合实际、漏洞较多、政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一卡通”办理、发放和使用不规范问题。摸清各站所室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办理了多少种卡?涉及多少家银行机构?是怎么委托代理银行的?最受群众欢迎的是哪家银行?哪些服务?是否存在:
  1.竞相办理“一卡通”,导致群众“一人多卡”、使用不便等问题。
  2.有关部门和代理银行违规收费,增加群众负担等问题。
  (三)违法违规问题。摸清“一卡通”卡在哪里?谁在用卡?钱去哪了?是否存在:
  1.在财政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及办卡过程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
  2.通过收买欺骗等手段,用无关人员身份证件办理“一卡通”,虚报冒领财政补贴资金。
  3.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补贴资金。
  4.未经本人同意,私自保管甚至扣押群众“一卡通”。
  (四)监督不力问题。着力整治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落实不到位、各村监委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公示公开走过场等问题。全面排查补贴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漏洞和违纪违规问题,强化主动监督,切实解决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四、治理时间和实施步骤
  从2019年4月初至2019年9月底,利用6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8日至4月18日)。
  乡党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研究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时效性强的工作方案,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见附件2),并设立惠民惠农资金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明确具体要求和相关责任,切实动员各相关站所室、各村积极配合,协同开展“一卡通”摸排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4月19日至5月15日)。
  1.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负责人,要按照乡党委、乡政府统一部署,对照包村网格管理分工进村入户、逐户逐人、一个不漏地摸清“一卡通”保管使用及补贴资金到户情况并填写入户核查登记台账。
  2. 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要采取“一户一表、逐户采集、当面核实”的方式,摸清每户群众“一卡通”“办了多少”“卡在哪里”“谁在用卡”、补贴资金“有哪些”“是多少”“在哪里”,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无差错”。
  3. 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将摸底情况及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认真填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到人到户信息采集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汇总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整改情况汇总表》(见附件4),并上报乡“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由乡惠民惠农资金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负责汇总相关数据并填报汇总表,上报区财政局。
  4. 乡纪委要强化执纪监督,随机抽查各村,重点检查自查走过场、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差、自查自纠反映问题少、整改措施不实不细等问题,通过走访群众进行核实工作开展情况,并鼓励群众检举反映惠民惠农领域问题线索,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见到实效,经得起上级部门的检查与核实。
  (三)全面迎检阶段(5月16日至8月31日)。
上级相关部门将对全区各乡镇惠民惠农资金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各相关站所室、各村要将反馈的涉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问题及时梳理分析,并全面彻底整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到位、成效显著,以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
  (四)巩固提升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
  1. 各相关站所室、各村、新村社区要将整改贯穿于专项治理始终,针对自查、检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条逐项梳理,分门别类整改,限期进行整改。针对专项治理发现的薄弱环节、关键节点、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
  2.各相关站所室、各村、新村社区要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惠民惠农领域基础信息,配合区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一户多卡变为一户一卡、人卡分离变为卡随人走、糊涂卡变为明白卡、幸福卡。并将清理后的补助资金享受人员名单、资金项目、补助金额等,分村社向辖区内群众公示,进一步规范“一卡通”办理发放和资金管理。
  3.乡纪委要进一步加强公示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各村、新村社区通过村务公开栏、网络等提醒方式,全过程公开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及资金申请、审批、发放,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准确、快捷、安全发放到群众手里。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要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统筹安排部署,切实承担主要责任。各包村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问题全面反映,治理落实到位。
  (二)注重协调配合,有效推进治理。乡专项治理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作用,系统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实效。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理清职责范围内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各村、新村社区、各相关站所室要进行广泛宣传,既宣传政策精神,也宣传工作成效,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范围。
  (三)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整治成效。乡专项治理办公室会同相关站所室,对专项治理反映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关键节点,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固化有效措施,坚决推动制度执行,防止利用“一卡通”侵占惠民惠农资金等问题再次发生。乡纪委要加强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发放情况的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兑现落实。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2

强湾乡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   赵成勇  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   强海军  乡党委委员、乡人大主席候选人
狄国嘉   乡党委副书记、乡政府乡长
成   员   余晓宝  乡党委委员、乡政府副乡长
陈有涛  乡党委委员、乡党建办主任
李春梅  乡党委委员、乡武装部部长
胡廷锋  乡政府副乡长
陈肖阳  乡政府副乡长候选人
张正鹏  乡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张天鸿  乡村镇建设和环卫中心主任
葛建瑞  乡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高承兰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
苗保莲  乡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张忠燕  强湾司法所所长
韩兴鑫  乡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张明海  聂家窑村党支部书记
王树海  聂家窑村村委会主任  
强有海  白崖子村党支部书记
魏晋武  白崖子村村委会主任
朱文喜  强湾村党支部书记
强发亭  强湾村村委会主任
张照武  麦地沟村党支部书记
何正堂  麦地沟村村委会主任
罗继祯  西沟村党支部书记
魏立和  西沟村村委会主任
李炳忠  川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刘昌春  月亮湾村党支部书记
罗富海  月亮湾村村委会主任
魏世娇  乡政府干部
  乡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综合办公室,韩兴鑫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附件3
   白银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清单

一、“一卡通”发放、管理和使用不规范问题
  1.一户同时持有多张“一卡通”的。
  2.一人同时持有多张“一卡通”的。
  3.“一卡通”遗失补办或更换户主后未报备更新的。
  4.老户主死亡未注销户籍和“一卡通”账号而新户主又重新申请办理“一卡通”的。
  5.户籍未分但实质分开居住分别办理“一卡通”的。
  6.同家居住生活为多领取补贴资金分别办理“一卡通”的。
  7.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分别办理“一卡通”的。
  8.基层干部以各种理由收取、借用农户身份证,借用他人名义办理“一卡通”的。
  9.基层干部或其他人将应发放给群众的“一卡通”攥在自己手里“代管代取”的。
  10.基层干部或其他人违规私存、扣留农户“一卡通”的。
  二、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11.惠民惠农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不精准,群众对享受哪些惠民惠农政策、项目是什么、标准是多少、资金是多少、是否发放到位不清楚、不明白的。
  12.未按规定对惠民惠农政策、项目、资金和条件、程序、对象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群众和社会不知晓的。
  13.公示内容不全、形式单一,搞象征性、选择性公示,躲避群众监督的。
  14.代理银行随意合并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项目、缩减项目名称,导致群众难以知晓补贴项目资金详细情况的。
  15.档案管理不完善,对享受惠民惠农政策的表、册、卡等,资料收集不全,没有归档管理的。
  16.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比对、录入内容不全、不准确,更新不及时、动态管理不到位的。
  17.该享受的未享受、不该享受的违规享受的。
  18.该发放的未发放、少发放的。
  19.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的。
  20.违规重复享受政策多领财政补贴资金的。
  21.违反财政补贴政策,未按照规定实行差异化补助,对财政补贴资金按照村组认可平均分配发放,或通过“二次分配”实现“利益均沾”的。
  22.资金拨付、发放不及时,滞留闲置财政补贴资金的。
  23.身份证、户口簿、“一卡通”户主信息不一致影响资金正常拨付的。
  24.该纳入“一卡通”发放而未纳入,不该纳入“一卡通”发放却又纳入的。
  25.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群众支取现金不便捷、资金不安全的。
  26.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资金跑、冒、滴、漏的。
  三、惠民惠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27.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发放中,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权力寻租、索贿受贿的。
  28.在惠民惠农补贴资金评定申报中,厚此薄彼、优亲厚友的。
  29.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另立户头、暗箱操作,虚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
  30.违规变更土地权属或性质,套取骗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
  31.虚设项目、伪造花名册,套取骗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
  32.借各种理由、利用多种方式,克扣截留、挤占挪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
  33.通过“代管代取”,违规领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
  34.利用权力和职务之便,贪污侵占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
  35.在评定申报农村低保、困难补助、危旧房改造等财政补贴资金过程中,违反政策规定谋取私利或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36.职能部门和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落实工作中,因履职不力、工作不细、作风不实,损害群众利益的。
  37.职能部门不深入调研、不顾实际情况,凭以往惯例、凭主观印象,闭门造册制定方案,资金分配不公正、落实政策不精准的。
  38.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核实农户基础信息、审定补贴对象、审核补贴标准时,不实不细、把关不严,损害群众利益的。
  39.基层干部采集农户基础信息时不认真细致、不全面准确、错报漏报,损害群众利益的。
  40.漠视群众疾苦和利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推脱诿责、冷硬横推的。
  41.党组织、基层干部与广大群众联系不紧密、不顺畅,把党和政府的“暖心卡”变成了冰冷卡,缺少应有温度、热度的。
  四、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不严问题
  42.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不力,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
  43.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重资金分配、轻管理使用,对补贴资金项目一批了之、一拨了之的。
  44.职能部门对县乡财政资金拨付、到人到户落实等情况检查不具体、跟踪不到位的。
  45.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站位不高,监督的主动性不强,在乡镇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上监督缺位、履责不力的。
  46.纪检监察机关对惠民惠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查处不力、执纪不严、问责不实,监督执纪宽松软的。
  47.纪检监察机关重问题查处、轻警示教育,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震慑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