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1970-172807 | 生成日期: | 2017-12-20 |
文 号: | 关键字: | 2017年强湾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方案 |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白银区 |
2017年强湾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方案 | |
发布时间:2017-12-20 09:05
浏览次数:
|
|
|
|
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 、财政部、农业部《关于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通知》(国农改[2009]3号)、《关于印发甘肃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方案的通知》(甘农税改 [2010]7号)和白银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17年白银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区财发〔2017〕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强湾乡位于白银市白银区南郊14公里处。东临四龙镇,西与皋兰县黑石川乡、石洞乡毗邻,南依水川镇,北靠王岘镇。东西长约24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强湾乡政府驻强湾村,辖强湾、白崖子、西沟、月亮湾、麦地沟、川口、聂家窑7个行政村,散居在金沟、麦地沟、西沟、聂家窑沟四条山沟里,因强湾行政村而得名。有 4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582户,9585 人,耕地面积26690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降雨量300毫米。白兰高速公路、国道109线横穿东西,白榆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民主,逐步建立农民出资出劳为主体、政府奖补为引导、社会捐赠为补充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民主决策,筹补结合。发扬民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政府给予奖励补助,实现政府投入与农民出资出劳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2.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兼顾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不产生新的债务、不搞半拉子工程为前提,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力求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合实际,制定财政奖补政策和项目规划,分步实施。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鼓励和优先支持工作基础好、“两委”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开展试点工作。 4.规范管理,阳光操作。规范议事程序,健全各项制度,实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坚持公平公正、阳光操作,确保议事与审批过程、政府奖补项目的申报、资金和劳务使用管理等全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目标任务、项目规划和资金来源 (一)目标任务 争取用1-2年左右的时间,使全乡绝大部分村的村民小组之间道路基本实现硬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村容村貌较大改观,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项目规划和资金来源 1、申报范围:(1)村内道路建设维修(包括行政村到自然村和居民点);(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水渠干渠以下的斗农、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涝站等);(3)人畜饮水设施;(4)环境卫生设施;(5)村庄绿化亮化设施;(6)农民文化体育设施;(7)其他符合群众意愿且直接受益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2、申报条件:(1)村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出资、出劳,总额要占到项目投入的三分之一至百分之四十;(2)“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跨村及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和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植树、建厕、打井等非公益性建设投资投劳项目原则上不纳入一事一议奖补范围。 3、申报标准:申报项目按照一个行政村申报一个项目的原则进行申报。奖补政策标准:按照项目实际筹资筹劳额200%的比例予以奖补。 四、施工组织管理 (一)组织措施 1、按照总工期控制目标,认真制定年度施工进度计划,并遵照年度计划工作量,由项目经理部分解指标,排出月旬计划,根据计划及时组织人、机、料到位,以保证各工序的正常衔接,避免停工待料,产生窝工。 2、组织起正常二班工作制度,在施工高峰期和工程要求连续的情况下,必要时可组织昼夜三班作业,做到人休施工不停。 3、强化生产指挥调度,密切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联系,每周召开一次检查协调会,检查各工序的安排情况、完成情况,协调内部各岗位工作关系,使各项管理工作保持正常运行,确保按时完成工程任务。 4、运用运态控制原理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差,并有可能或者已经影响到关键线路工作时,应在总工期控制不变的前提下,随时调整网络计划,以保证关键工序的如期实现,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二)技术措施 1、严格按规范、规程、作业指导书要求施工,避免因质量问题返工而造成工期延误。 2、在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机械化装备,加快施工进度。 3、现浇结构中采用竹胶合板模板、碗扣式脚手架等新型模板体系;运用早拆原理,进一步细化梁板、模板设计,解决模板早拆问题,加快模板周转,减少投入,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又能提高工程质量,达到加快工期的目的。 (三)劳动力保证措施 1、合理分配劳动力,在公司劳动力的统筹安排上,优先考虑该工程的劳动力。 2、对生产工人执行大包任务单。 3、对外包工队实行分档支付结算款。 4、在麦收季节,对于每人每日出勤天数在30天的,给予出勤奖励。 5、严格考勤制度。 6、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将生产工人合理的安置在工作面上,进行交叉作业。并将工人分成两班作业,以确保按时按质的完成各项工作量。 7、准确计算工程量,按工程量所需的工日数合理安排劳动力,使之不产生浪费劳动力的现象。 8、为生产工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做好生产的准备工作,使工人一上操作面,就可展开工作,不产生窝工现象。 (四)缩短工期措施 1、实行小流水快速施工法,组织流水施工,以实现缩短工期的目的。 2、在砼中掺入早强减水剂,缩短拆模时间,加快施工速度。 3、增加劳动力,将操作工人分成两班或三班作业,以延长工时时间,缩短工期。 4、与施工班组签定合同,对于分项工程一次成优,施工进度提前的按其提前的程度发给工期奖。 5、开展劳动竞赛。比质量、比速度,对于质量好、施工速度快的优胜组给予奖励,以调动生产工人的积极性。 6、本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提高工效、缩短工期、保证质量。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责任重大。乡政府成立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强湾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全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各村必须高度重视,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等制度,加强对一事一议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和帮助指导工作。村级组织要落实领导负责制,村两委主要领导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负总责;要完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民主议事,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筹资筹劳,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二)明确工作职责。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一事一议项目的申报、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工作。按照规定的范围和程序,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通过;制定村内一事一议集体资产管护办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后,发布执行;负责村民自筹资金的收缴,并开具一事一议专用缴款票据;根据乡人民政府的批复组织本村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或公开发包;成立村内一事一议专项监督验收小组和理财小组,对项目工程进行监督验收;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将项目议定、民主表决、筹资清册、验收决算等资料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广播、电视、会议、宣传栏、标语、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开展广泛宣传,让农民群众知道开展一事一议兴办村级公益事业是保证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是党和政府关心“三农”、加大财政资金向“三农”投入的有效载体,是为村民谋利益的有效途径。加强乡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懂得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程序、方法和有关规定,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健康、高效运行。 (四)合理有序推进。各村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乡村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移民搬迁、农村地质灾害安全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急事急办、易事先办、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推进”的要求,科学制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覆盖面。 (五)加大资金投入。为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开展,乡政府将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扶贫、新农村建设和区本级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专项补助资金,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切实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与其他支农项目的政策衔接,既确保项目村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又防止财政重复多头补助。 (六)严明工作纪律。乡领导小组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与后续项目安排挂钩。对工作开展得好,程序规范、成效明显的村,后续项目安排时优先;对工作开展不力,程序不规范、成效不明显的村,督促其限期整改,并视情予以少安排或不安排后续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的安排使用必须遵循专款专用和务求实效的原则。 (七)积极探索创新。各村要按照上级要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尊重基层的创造和实践,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凡是有利于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调动农民筹资筹劳的积极性,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都要积极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让广大农民满意,让基层干部满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实施,认真分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制定有效解决的途径和措施;根据农村不同特点,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筹补标准;探索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和公益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