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34234234444444444/2025-00013 生成日期: 2025-04-01
文       号: 关键字: 预警,工作,组织,转移,加强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白银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2025年人民路街道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白银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7
浏览次数:

街道各办(中心)、各社区及辖区相关企事业单位:

按照省、市、区安全生产有关工作部署要求,街道制定了《2025年人民路街道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的通知,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5年人民路街道防汛抗旱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区防指工作要点,结合我街防汛抗旱工作实际,制定2025年全街防汛抗旱工作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以确保居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中心,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预警和信息上报,科学调度防控,全力抢险救援,做好防御救援各项工作,确保一般暴雨内涝灾害人员不伤亡,遇重特大暴雨内涝灾害,及时预警转移、全力抢险救援,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工作任务

(一)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分级公示备案“四级”包抓责任人,强化山洪灾害“四级”包抓责任制。街道各办(中心)、各社区及辖区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工作职责,形成责任清单,采取文件送达、媒体公示、致函提示等方式,告知防汛责任,督促履行职责。

(二)组织做好汛前安全检查。街道各办(中心)、各社区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原则,集中汛前有利时间,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做好防大汛、抗大洪各项准备。

     (三)完善暴雨精细化预警机制。共享市气象局、区水务局建立雨情、水情预测、监测信息,按照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要求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适时成立街道防汛临时指挥部,各办(中心)、各社区要以“三单”(提示单、预警单、指令单)为管控手段,按照“1263”精细化预警响应机制,“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3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要求,有序组织防范应对。

(四)加强城市防洪安全管理。配合应急、住建、市政、水务等部门督促指导防洪排涝设施管理单位认真摸排外洪内涝风险隐患,统筹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落实防洪排涝安全措施。突出低洼区、地下空间、管廊、下凹立交桥等易涝区域,强化监测预警,疏通排水管道,维修排水设施,完善防涝预案,全面落实内涝应对各项措施。加强城区和周边洪道沟道管理,清理整治乱倒乱建乱堆等问题,疏浚行洪断面,提升防洪排洪能力。

(五)加强防洪及城市内涝灾害防御应对。各社区要在街道的组织、指导下进一步排摸防洪灾害风险,完善风险区人员台账,优化转移路线和安全街,强化工作基础;落实社区防洪预警信息员,确定预警联络方式;社区细化预警信息接收、发布流程,靠实“最后一公里”工作任务,切实完善防洪预警体系;逐社区组织开展防洪预警避险预案演练,提升干部群众防御应对能力。一是强化防御责任。以街道党政负责人为核心,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街道、街道党政领导包社区、街道办(中心)负责人领导包社区、党员干部包群众”的四级包抓责任制,细化责任措施,明确风险隐患排查、预案完善演练、预警叫应到人、转移避险等职责,组织做好防洪灾害防御应对。二是加强预警。强化暴雨山洪监测预警能力,细化预警提示信息和推送、通知,提升预警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指令性。三是强化转移避险。加强沟道弯道、水高人低、断面狭窄等重点部位隐患排查,紧盯沟道边住户、外来人员、野外施工作业、在建工程和生产经营单位等风险区人员,建立人员转移风险清单,明确叫应叫醒、弱势群众帮扶等措施,合理确定转移路线和避险安置地点,切实抓好“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工作,确保预警转移安全高效。

(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摸清辖区各类施工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物资机械市场资源,建立协议调用、紧急征用等机制,落实抗大洪、抢大险的人力和物资保障措施。强化物资设备保障能力,有关防洪工程、在建工程主管部门要以工程管理单位为主组织抢险队伍、储备必要物资,做好汛情险情初期响应抢险的准备。加强基层预案演练,进一步完善各类预案,科学准确判断风险,制定合理对策措施,逐社区开展“一社区一案”、“一灾一练”工作,要加强宣传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

                                           2025年3月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