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站所室(中心)、各社区:
为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根据《白银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四龙路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请各社区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工作委员会 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办事处
2020年3月10日
四龙路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辖区社会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政法委关于网格化管理的相关要求,现结合辖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紧扣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城乡网格为基础,以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为枢纽,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重点,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最大限度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延伸,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本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依托综治中心建成简便高效的“指挥中心”,通过综治平台的有效运行建立以信息为支撑的“数据中心”,通过网格的科学划分建立一个平台统筹指导工作的“决策中心”,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方式建立管理全覆盖、无盲区的“服务中心”。并通过以上工作实现辖区社会治安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形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三、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街道综治办,统筹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四、网格划分和管理
(一)科学划分网格。各社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划分网格,同时按照前期工作经验及“科学精准、区域相近、类型趋同”的划分原则,以街道为中心划分一级网格,以社区为中心划分二级网格,以小区、单位为中心划分三级网格。居住区要遵照以300户或1000人左右的规模标准进行划分,同时将三级网格架构内的重要“人”、“事”、“物”全部覆盖。
(二)管理责任人及任务。一级网格网格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及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并对所辖区域负总责,是网格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指挥调度和对下级网格长及网格员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二级网格网格长由各社区书记及主任担任并掌握所管辖网格内的基本信息,及时调度三级网格长和网格员,对三级网格长和网格员上报问题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做好解决问题、事件处理、矛盾化解、便民服务、分类交办、汇总上报等工作;三级网格网格长由社区“两委”委员担任并做好任务指派、督促协调等相关工作,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做,在网格中找信息、访民意、化矛盾、解民忧、强责任、促和谐,把党的建设、城市管理、综治维稳、民生保障等工作要求落实在最基层和初始阶段;网格员由各社区公益性岗位担任并承网格内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治安巡逻、人口管理、政策宣传等相关工作。
(三)明确管理职责。一级网格责任人统一指挥调度辖区内网格化管理工作,负责对二级网格日常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推动和监督、考核;二级网格责任人对本区域内三级网格工作负总责,落实任务指派、指挥调度和人员日常管理、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等工作;三级网格责任人负责网格员日常管理、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等工作。
五、运行机制
网格化管理工作实行逐级负责、分级办理、分类管理,对网格内的问题按照大小、级别分为日常、一般、较大、重大四类进行处置上报,具体处理方式为:
(一)日常问题。即三级网格内能够解决的问题。网格员按照每日工作情况自行处理日常问题,并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上报,由网格长核实确认。不能解决的,通过平台上报二级网格解决。
(二)一般问题。即二级网格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三级网格不能解决上报至二级网格的问题,由二级网格责任人按照规定进行分流交办,承办人将办理结果反馈给二级网格责任人;办结的将处置情况按程序反馈三级网格结案。不能解决的,通过平台上报一级网格解决。
(三)较大问题。即一级网格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二级网格不能解决上报至一级网格的问题,由一级网格责任人分流到街道同级职能站所解决,办结的将处置情况按程序反馈二级网格结案。一级网格不能解决的,通过平台上报区级职能部门解决。
(四)重大问题。即需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由一级网格街道上报区级相关职能部门。
六、工作制度
(一)信息动态采集制度。坚持经常走访群众,做到对网格内人员信息清、各种设施清、居住情况清、隐患矛盾清,随时听取群众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和解决群众问题和诉求,做好反馈回访工作。并及时录入各项工作信息,建立基本数据库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安全、及时上报。
(二)每日巡查走访制度。网格管理员每天对网格进行基本巡查走访,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走访,每月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租住户、生活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家庭、重点人员、特殊家庭、特殊人群等登门走访,并将走访情况登记入册、第一时间上传相关信息系统。合理安排入户调查时间,注意方式方法,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三)定期分析研判制度。二级网格原则上每天要对网格员上报信息进行一次核查比对和汇总分析。一级网格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信息核查比对,重要信息应做到及时掌握、及时处理。社区每周、街道每半月对社情民意等工作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发现梳理,分流交办,明确责任,督促落实。
(四)督查考核奖励制度。坚持分级考核、分类考核、定量考核并行,量化、细化、实化网格化管理考核指标,建立督查考核制度,以月抽查、季考核、年总评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对工作落实不力的有关人员进行追究问责,推动工作措施落实。
(五)理论业务培训制度。街道党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网格工作人员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和安全知识等培训,不断提高其能力素质和政策法规水平。
(六)工作信息保密制度。严格涉密信息载体管理,建立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堵塞管理制度漏洞;制定文书管理制度和涉密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涉密文件资料和电子档案的传阅、交办、存档管理各项流程,定期对各项保密制度进行检查督促,确保网格化管理保密工作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