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药创新传承,打造健康新篇章
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 作者:白银区卫健局 | 日期:2024-12-24 17:32 | 阅读:
在白银区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中医药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近年来,白银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日间病房以及新中医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居民的健康福祉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中医瑰宝,焕发光彩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经验。白银区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上下足了功夫。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白银区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有效促进中西医医疗资源整合和中西医医疗技术优势互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4年建设了1家“旗舰中医馆”和10家“中医阁”,配备了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为中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培育人才方面,发挥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依托重点学科、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资源,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严格实施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6名继承人结业考核合格,准予出师。推广中医药文化方面,积极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为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全区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举办60余次中医文化讲座。
二、精准施治,惠及民生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便捷性等特点。我区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健康讲座,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2024年共举办6次大型宣讲活动。同时,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范围,降低居民就医成本,让更多人享受到中医药的实惠。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适宜技术“全覆盖”,5乡镇卫生院完成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71家医疗机构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中成药不少于50种。四龙镇中心卫生院旗舰中医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便捷高效,满足需求
积极探索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管理,有效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得性。通过医院推荐、实地调研、专家论证等形式,将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47个病种纳入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试点病种,共确定试点医院13家。在中医日间病房中,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诊疗过程,无需住院即可接受中医药治疗。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同时,中医日间病房还注重患者的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2024年,全区共结算中医日间病房病例数1500人次,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四、探索未来,引领潮流
白银区在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新中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新中医是指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融合现代医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形成的一种新型中医药发展模式,医生们运用拨针、刺骨针等新方法,针对颈肩腰腿疼、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进行治疗。2024年完成病例625例,共派出50人参加了市级举办的多期新中医诊疗体系提升普及培训班。通过积极推广新中医诊疗技术,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常见病、多发病的新中医规范诊疗服务。通过新中医技术,成功治疗了数百例慢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
白银区在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日间病房以及新中医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也为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白银区将继续深化中医药改革,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为居民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