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疾控】2025年 8月健康信息提示

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 作者:白银区卫健局 | 日期:2025-07-29 10:21 | 阅读:

亲爱的白银区市民朋友们,八月正值盛夏,高温湿热天气持续,细菌、病毒更易滋生繁殖,且暑期人员出行、旅游、聚集活动增多,各类健康风险依然存在。白银区疾控中心特此提醒大家,关注以下健康问题,科学做好防护。

一、虫媒传染病

8月蚊虫活跃,疟疾、乙脑、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高,其中基孔肯雅热需重点警惕。该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感染后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常伴剧烈关节疼痛(多为双手、双足等小关节,疼痛剧烈时甚至影响活动),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痛、皮疹(多为躯干和四肢的斑丘疹)等,部分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提示:

家庭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灭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电蚊拍、蚊香、杀虫气雾剂等;定期清理花盆底、空调托盘、地漏等积水处,彻底消除蚊虫孳生地,从源头减少伊蚊数量。

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尽量避开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段前往草丛、树林、公园等蚊虫密集区域。

若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蚊虫接触史及外出旅行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二、肠道传染病

8月高温多雨,食物易腐败变质,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仍处于高发期,尤其儿童和体质较弱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坚持“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务必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室内保持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衣物、被褥勤换洗并晾晒,餐具定期高温消毒。

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若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6月龄-5岁儿童可接种EV71疫苗,降低手足口病重症风险。

三、食源性疾病

高温环境下食物易变质,食源性疾病多发,需严把“入口关”。

健康提示:

保持个人及环境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抹布、砧板定期清洗消毒。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冰箱内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定期清理;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四、高温中暑

8月高温炎热,中暑风险高,尤其户外作业及老年人、儿童等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尽量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做好防晒,戴帽子、太阳镜,穿透气衣物,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

多喝温开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大量饮用冷饮;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辛辣油腻食物。

室内注意通风,可使用空调、风扇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更需注意防暑,家人应加强照护。

若出现头晕、恶心、乏力、高热等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补充水分,严重时及时就医。

五、防洪减灾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省部分地区持续降雨,气象灾害风险高,易引发洪涝灾害,需提高防范意识。

健康提示:

关注天气预报及防汛信息,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低洼地带、河道、山区等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的区域。

居住在低洼处的居民,提前准备沙袋、挡水板等防汛物资,必要时按照社区指引转移至安全地带。

若遇洪水围困,立即向高处转移,及时拨打求救电话,等待救援。

洪水过后,对房屋、家具等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预防疾病传播。

请广大市民朋友们提高健康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平安度过盛夏!





保持个人及环境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抹布、砧板定期清洗消毒。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冰箱内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定期清理;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四、高温中暑

8月高温炎热,中暑风险高,尤其户外作业及老年人、儿童等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保持个人及环境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抹布、砧板定期清洗消毒。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冰箱内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定期清理;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四、高温中暑

8月高温炎热,中暑风险高,尤其户外作业及老年人、儿童等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部门动态

【白银区疾控】2025年 8月健康信息提示

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 作者:白银区卫健局 | 日期:2025-07-29 10:21 | 阅读:

亲爱的白银区市民朋友们,八月正值盛夏,高温湿热天气持续,细菌、病毒更易滋生繁殖,且暑期人员出行、旅游、聚集活动增多,各类健康风险依然存在。白银区疾控中心特此提醒大家,关注以下健康问题,科学做好防护。

一、虫媒传染病

8月蚊虫活跃,疟疾、乙脑、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高,其中基孔肯雅热需重点警惕。该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感染后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常伴剧烈关节疼痛(多为双手、双足等小关节,疼痛剧烈时甚至影响活动),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痛、皮疹(多为躯干和四肢的斑丘疹)等,部分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提示:

家庭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灭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电蚊拍、蚊香、杀虫气雾剂等;定期清理花盆底、空调托盘、地漏等积水处,彻底消除蚊虫孳生地,从源头减少伊蚊数量。

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尽量避开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段前往草丛、树林、公园等蚊虫密集区域。

若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蚊虫接触史及外出旅行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二、肠道传染病

8月高温多雨,食物易腐败变质,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仍处于高发期,尤其儿童和体质较弱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坚持“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务必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室内保持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衣物、被褥勤换洗并晾晒,餐具定期高温消毒。

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若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6月龄-5岁儿童可接种EV71疫苗,降低手足口病重症风险。

三、食源性疾病

高温环境下食物易变质,食源性疾病多发,需严把“入口关”。

健康提示:

保持个人及环境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抹布、砧板定期清洗消毒。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冰箱内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定期清理;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四、高温中暑

8月高温炎热,中暑风险高,尤其户外作业及老年人、儿童等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尽量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做好防晒,戴帽子、太阳镜,穿透气衣物,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

多喝温开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大量饮用冷饮;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辛辣油腻食物。

室内注意通风,可使用空调、风扇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更需注意防暑,家人应加强照护。

若出现头晕、恶心、乏力、高热等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补充水分,严重时及时就医。

五、防洪减灾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省部分地区持续降雨,气象灾害风险高,易引发洪涝灾害,需提高防范意识。

健康提示:

关注天气预报及防汛信息,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低洼地带、河道、山区等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的区域。

居住在低洼处的居民,提前准备沙袋、挡水板等防汛物资,必要时按照社区指引转移至安全地带。

若遇洪水围困,立即向高处转移,及时拨打求救电话,等待救援。

洪水过后,对房屋、家具等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预防疾病传播。

请广大市民朋友们提高健康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平安度过盛夏!





保持个人及环境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抹布、砧板定期清洗消毒。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冰箱内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定期清理;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四、高温中暑

8月高温炎热,中暑风险高,尤其户外作业及老年人、儿童等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





保持个人及环境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抹布、砧板定期清洗消毒。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冰箱内食物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定期清理;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四、高温中暑

8月高温炎热,中暑风险高,尤其户外作业及老年人、儿童等人群需重点防范。

健康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