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四五”】白银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耕之路:匠心擘画城之美
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 作者:白银区城管执法 | 日期:2025-11-06 08:14 | 阅读:
清晨的白银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周边,曾是市民王阿姨的“头疼地”:三轮车挤占人行道,叫卖声与鸣笛声交织。而如今,这里道路畅通,摊位规整,“买菜的心情都跟着亮堂了”王阿姨的感慨,正是白银区“十四五”期间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的生动注脚。
“管好一座城,要像绣十字绣般用心。”白银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李建贵的比喻,道出了治理的真谛。针对占道经营这一“顽疾”,白银区摒弃“一刀切”,推行“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执法六大队分队长宋子凌每天清晨都会带队巡查:“不是简单驱赶,而是帮摊贩找合规点位,协助搬东西。”五年来,全区规范店外经营13436家,清理流动摊贩31689处,却未发生一起冲突纠纷。
民生痛点在哪里,治理重心就跟进到哪里。针对餐饮油烟扰民,执法人员采用“错时+延时”巡查,核查净化设备运行与维护记录,杜绝“装而不用”;面对流浪犬问题,实行“日常巡查+集中整治”,捕获犬只均送至收容中心妥善安置;春节等节假日期间,24小时值班与高频巡查并行,“12319”热线高效响应,确保市容整洁与节日氛围两不误。
“疏堵结合”的智慧,让市井烟火与城市秩序和谐共生。夏季蔬果上市时,白银区规划118个季节性临时销售点,设立7处便民市场,300余个备案摊点让农户“有处可摆”。水川镇的李阿姨在胜利街市场有了固定摊位:“以前怕被劝离,现在踏实经营,生意比以前还好。”这种“既便民又不扰民”的治理智慧,让“烟火气”飘出了“文明味”。
科技为“绣花功夫”赋能。“十四五”期间,白银区构建“五位一体”智慧城管系统,执法车辆加装车载智能巡查设备,实现市容乱象全方位监控。数字化指挥中心让问题处置“秒响应”,从发现到解决的平均时间缩短至2小时,效率较此前提升3倍以上。
从广告牌匾的“拉网式”安全排查,到早餐车的规范管理;从渣土运输的全程管控,到文明养犬的宣传引导,五年间,白银区用无数个“微小治理”,汇聚成城市蝶变的洪流。如今漫步铜城街头,整洁的路面、有序的摊位、清新的空气,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质感。
“城市管理最终要落在群众的幸福感上。”正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白银区的精细化治理实践证明:当城市管理者俯下身子倾听民声,用真心服务换取理解,用智慧手段提升效能,就能绣出一幅“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画卷,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细微处感受到“家”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