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街道西村社区开展法治与信仰同行·“民法典+防诈” 专项普法宣传活动进教堂
来源:白银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 | 作者:人民路街道西村社区 | 日期:2025-04-29 11:00 | 阅读:
近日,西村社区以“宗教场所法治化建设”为切入点,将普法课堂搬进辖区教堂。此举旨在贯彻《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与法律义务并重的精神,通过“礼拜+普法”的融合模式,提升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活动选择周五早上做礼拜时段开展,既尊重宗教仪式规律,又实现普法宣传的精准触达。
宗教活动法律边界
西村社区邀请杜丽萍律师现场解读《宗教事务条例》核心条款,明确宗教团体登记备案、活动场所安全规范等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揭露“宗教投资理财骗局”“伪慈善募捐”等新型犯罪手法,通过真实案例说明合法宗教活动与非法行为的区分标准。
公民权利义务体系
针对辖区内信教老年人占比高、法律需求集中的特点,杜律师结合《民法典》继承篇,详解遗嘱订立、意定监护等条款,理清“口头遗嘱效力”“宗教习俗与法定继承冲突”等常见误区。活动通过“专题宣讲+一对一咨询”形式,为120余名老年信众送上法治“平安符”。
反诈防非专题教育
通过“以房养老协议陷阱”“民间借贷凭证规范”等案例,提醒老年人防范家庭财产纠纷。警示“祈福治病骗局”中个人信息泄露风险。识破“宗教外衣”骗局,揭露“奉献金返利”“圣物投资”等新型诈骗话术。通过现场播放防诈PPT,为信教民众筑牢“三不”防线,总结“不轻信陌生来电、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转账未经核实账户”的防诈口诀。现场发放民法典图解手册、防诈提示卡等资料120余份,解答法律问题17件。
本次普法实践打破传统宣传边界,通过场所共建、内容共创、机制共联,探索出宗教领域法治宣传的新范式。既彰显了法律对信仰自由的保障,又强化了“宗教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共识,为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法治生态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