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022-172720 生成日期: 2022-08-10
文       号: 白政办发〔2022〕39号 关键字: 搬迁,工作,生态,安置,群众
所属机构: 白银区 发布机构: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22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8-10 15:47
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部门、区属单位,各人民团体,中央、省、市驻区有关单位

《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22年度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85


 

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2022年度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要求,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有序开展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依据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2022-2026年)》《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2022-2026年)》,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省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准确认定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地震灾害危险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乡镇、重点人群,全面推进生态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确保2022年完成7的搬迁任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原则

——分级负责、协调推进。按照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区落实的原则,采取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领导包抓村组的工作模式,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县区与乡镇上下联动、群众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合力做好宣传引导、项目申报、政策衔接、资金筹措、规划建设、搬迁安置、督导问效等各项工作。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工作的实施;由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实施,研究制定具体的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区搬迁办负责全过程的监督指导。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20227搬迁任务,科学确定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地震灾害危险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精准排查摸底识别搬迁对象,分步有序实施。严肃认真开展搬迁区域科学确定和搬迁对象精准识别,确保应搬尽搬。

——统筹资金、整合资源。白银区党委、政府扛牢扛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7+3+5”补助政策,结合各乡镇工作实际,精准测算搬迁资金,加大资金筹措和项目整合力度,各部门立足工作职责积极指导配合,优化政策衔接,争取政策支持,确保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建立健全避险搬迁对象台账、卡册、影像资料档案,做好补助资金拨付管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与生态建设、土地整治、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城乡融合等工作有机结合,区政府和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推进搬迁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落实安置方式,确保如期完成避险搬迁任务。

三、目标任务

本次搬迁任务719人,位于武川乡,均为地质灾害威胁区搬迁安置,搬迁点未连片成区,离散性大。共涉及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为武川乡独山村沙岘子滑坡22武川乡宋梁村宋家庄子四社滑坡517人。

白银市白银区2022年度搬迁避险灾害点情况统计表

序号

影响

原因

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影响范围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数(人)

稳定性  (易发性)

危险性

紧迫性

1

地质

灾害

武川乡独山村

沙岘子滑坡

2

2

不稳定

低危险

紧迫

2

武川乡宋梁村

宋家庄子四社滑坡

5

17

不稳定

低危险

紧迫

3


7

19




四、搬迁安置

(一)安置方式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未连片成区,离散性大,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搬迁人数相对较少的因素10户搬迁群众安置方式均确定为分散安置,具体安置方式均为插花安置

搬迁安置去向。按照避险搬迁群众意向,白银区10户搬迁任务安置去向为在原居住村(社)或城区内依托已有的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以及闲置的房屋,采取购置房屋的方式进行安置

、工作步骤

白银区各乡镇、部门要积极配合区政府加快推进搬迁安置工作进度,及时下达项目计划和资金,加快完成项目审批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期完成安置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搬迁目标任务。

1.动员摸底审核阶段(3-4月)。根据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推进会精神,乡镇逐村逐组逐户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初审、镇乡(街道)复审、县(区)审定,各环节均要公示公告,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包括开展地质灾害威胁区搬迁群众调查摸底情况,重点查是否摸清搬迁户数、人数、经济状况、住房现状、耕作条件、搬迁意愿、安置方式等基本情况,要精准到户到人、逐户签订搬迁协议,建立台帐管理,形成矢量数据自然资源、水利、生态、林草、地震等部门要根据职责严格把关,出具书面审核意见,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搬迁办),搬迁办征求级相关部门意见后,形成搬迁数据库。

2.规划选址建设阶段(4-12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建设安置点,严格落实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四避开,城镇、中心村、园区和景区四靠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和生态保护五结合,坚决杜绝从旧的隐患点搬到新的隐患点。按照优先使用存量用地的原则,落实建房地块规划、选址,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的五方责任主体(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和监理总监)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等制度。各级政府是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主体,住建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全程跟踪监管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设工程造价。

3.搬迁安置入住阶段(4-12月)。区政府组织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应急、水利、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对项目主体完工且具备验收条件的移民安置房进行县级初验,初验合格后报请白银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领导小组进行竣工验收。各乡镇同各部门帮助搬迁群众处置家庭资产,组织开展户籍迁转,做好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及安全搬迁运送、养老医疗等社保关系划转各项准备工作。迁入做好安置住房及配套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项接收准备工作,安置点水、电、路、气、暖、污水管网、通信等建设一体推进、全部落实。20229月底要完成全年搬迁工作任务的60%12月底完成全年搬迁任务。

4.土地综合利用(5-12月)。迁出要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将搬迁区房屋拆除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有机结合,将搬迁区弃耕耕地与土地流转等政策有机结合,将拆旧房屋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与搬迁区新建住宅用地指标有机结合,将增减挂耕地结余指标交易资金与搬迁避险资金筹措有机结合,做好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开垦费、土地整治费等资金统筹使用,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共同投入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杜绝因搬返贫因搬土地撂荒等现象发生。迁入要完善安置政策,强化就业保障,组织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同步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托入学、农业生产用地调整和确权登记、户籍医保社保转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保障搬迁群众权益。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按照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区落实的原则,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自然资源局白银分局生态环境局白银分局林草局、地震局要分别成立专责小组,负责职责内搬迁范围划定、搬迁对象审核等工作。各乡镇政府是搬迁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抓紧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构建乡镇领导包抓村组的工作机制。要注重舆论引导,加强舆情监测和研判,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

(二)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梳理研究国家和省级的方案、政策和标准,坚持目标导向,坚持系统思维,明确时间节点,严密工作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找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救灾减灾、生态补偿、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节余指标交易等相关政策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使之与相关政策有效衔接。

(三)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保障。中央专项补助资金每户7万元,省级财政补助每户3万元,财政贴息贷款5万元/户,省市县按8:1:1比例贴息,贷款期限5年。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林草、地震、住建、应急等部门各类政策资金,结合实际,加大资金筹措和整合力度,拓宽资金整合渠道。金融管理部门要出台避险搬迁金融支持政策,各金融单位要推出住房贷等金融产品,贷款期限能长则长,贷款利率能低则低,形成“7+3+5+N”资金筹措政策包,财政适当给予贴息贷款补贴。级相关部门要对照工作职责,尽快研究制定含金量高、支撑力强的支持政策,提高支撑力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支持。对安置没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要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增减挂钩政策,置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置换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仍有不足的,在年度计划指标中单列解决;对选址占用耕地没有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编制迁出土地复垦方案,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对复垦后新增耕地不能满足占补平衡要求的,进行跨县区补充;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县区内交易,资金主要用于安置区相关项目建设,夯实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基础

(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各部门要强化资金管理,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梳理存在问题,定期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本行业工作督促指导,确保群众迁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各乡镇、部门对工作中的问题要及时报告搬迁办,搬迁办要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研究提出建议,按程序报领导小组审定后出台相关政策。搬迁办在6月和10月对年度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评估12中旬对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政府督查室要强化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推动工作落实。对工作中作风不实、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及时移交纪委监委。

 

附件:白银区2022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人员信息汇总表


附件

白银区2022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人员信息汇总表

序号

县(区)

乡(镇、街道)

村(社区)

组(社)

经度

纬度

搬迁类型

涉及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河道湖泊管理范围、自然保护地核心区、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区)名称

搬迁户数

搬迁人数

安置去向

年度安排

1

白银区

武川乡

宋梁村

高石台(四社)

36.7241°N

104.253°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1

县域内安置

2022

2

白银区

武川乡

宋梁村

高石台(四社)

36.7251°N

104.2538°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4

县域内安置

2022

3

白银区

武川乡

宋梁村

高石台(四社)

36.7251°N

104.2538°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5

县域内安置

2022

4

白银区

武川乡

宋梁村

高石台(四社)

36.7251°N

104.2538°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5

县域内安置

2022

5

白银区

武川乡

独山村

二组

36.6933°N

104.0747°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1

县域内安置

2022

6

白银区

武川乡

独山村

二组

36.6933°N

104.0747°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1

县域内安置

2022

7

白银区

武川乡

独山村

二组

36.6933°N

104.0747°E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

1

6

县域内安置

2022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22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文件解读:《白银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22年度实施方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