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2023-00005 | 生成日期: | 2023-04-07 |
文 号: | 白政办发〔2023〕33号 | 关键字: | 服务,政务,办,群众,工作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区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 |
信息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4-07 11:30
浏览次数: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 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白银区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4月7日
白银区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市政办发〔2023〕2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和“三抓三促”行动,围绕企业群众的生产要事、民生大事,紧盯“更快、更广、更优、更稳”,对标对表,聚力完善,全面推动我区“放管服”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工作任务 (一)推陈出新,政务服务审批速度更快 1.优化常态化涉企服务机制。结合“一窗式”改革,聚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减少跑动次数,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申报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内部运转环节,快速兑现优化服务“简化办”。进一步畅通部门业务衔接,达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新目标,以实际行动促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 2.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严格按照《白银区关于加快推进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巩固全区“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按照“应进必进”“应进皆进”原则,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必须做到在政务大厅实质运行,严禁“明进暗不进”,杜绝“两头办理”和“体外循环”。进一步推动各分中心向政务服务中心集成,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一门、一窗、一网”的目标。 3.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工程项目快审批快落地,重点清理“隐性审批”等行为,将各阶段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不断压减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做到“一次打包,快速办理”。加强各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方式,完善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标准,简化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4.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在低风险生产许可等领域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实现“一诺即准营”。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仅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部分高频审批服务事项。由过去“材料不齐不能办”变为“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受理审核”的并行推进模式,缩短审批时限,降低审批环节的启动门槛。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做到第一时间跟进、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答复。 (二)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覆盖更广 5.推动“综合受理”大综窗服务。进一步优化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对各部门单位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形成标准化事项受理清单,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纳入综合受理窗口,做到“应纳尽纳”,有效提升审批服务质效,着力打造“综合受理”模式升级版。 6.推进企业便民服务彻底进驻。进一步扩容“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推进水电气暖、通讯等与群众企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缴费和报装服务彻底进驻实体大厅,并对接线上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内容。 7.深化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各部门单位要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加大网上办理深度,做到全量业务实时办理、平台留痕、平台流转、平台监察。所有乡镇街道全面推广应用,条件具备的村社区同步开展应用,抓实抓细日常工作。 8.拓展政务便民服务下沉。全力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构建“标准统一、就近交件、协同办理、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依托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持续推动在村(社区)、园区、商场、银行及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设置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9.深入推进“掌上办”。按照“应上尽上”原则,推动更多部门服务事项纳入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管理和运行,更多事项开通网上办理方式,实现“一网通办”。将“甘快办”APP作为全区移动政务服务的主要提供渠道和入口,提供与甘肃政务服务网白银区子站同源发布、内容一致、体验一致、方便快捷的移动政务服务,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推进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在移动端汇聚展示并在日常生产生活各领域中使用。 10.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对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升级,持续扩充建设无障碍服务和特色服务等功能,推动企业和群众高频应用查询、证明打印、公证、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线上查询办理、自助终端申报办理和打印服务,做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营商环境、政策直达、不来即享、个税查询等特色服务专区。规范和拓展二维码数字名片应用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三)多点突破,政务服务办事体验更优 11.高效高质办成“一件事”。依托省级统建的“一件事一次办特色服务模块,在已开展的集成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个人全生命周期主题开展提质增效优化行动,提升实际办理率和全程网办能力,以点带面提升已上线“一件事”服务水平。 12.拓展“跨域通办”服务范围。运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跨域通办”服务范围和深度。在国家“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聚焦外出务工人员户口、居住、就业、婚姻、生育、子女入学、社保、医保、城镇职工养老关系转移等高频办事需求,全面推动户口迁移及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等业务推广应用,持续加强与外省城市群“跨省通办”协同高效合作,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朋友圈”。 13.大力推进“免证办”数据共享应用。在政务数据共享全面支撑的基础上,深入推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互认。大力推进“免证办”服务,结合“甘快办”居民码,通过直接取消证照材料或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推动实现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14.推行全流程全周期“管家式”帮代办服务。深度挖掘政务服务帮代办潜能,培养高素质专业帮代办队伍,推行服务事项更多、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帮代办服务,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舒心的政务服务体验。充分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大力开展线上线下联动,重点打造“码”上帮办特色服务,建立以二维码为核心的线上帮代办体系,打破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时空限制,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各分大厅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特色帮代办模式并落实落地,进一步拓宽便民利企服务渠道。 15.充分发挥各功能窗口有效作用。全面推动规范窗口建设,及时补给窗口硬件设备,充分发挥综合咨询引导、“办不成事”等各功能窗口作用,为异地群众、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兜底服务,切实破解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面开展“陇商通”一键服务系统相关工作,畅通企业诉求渠道,消除痛点、疏通堵点,更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16.持续强化“好差评”评价管理。根据全省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规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利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移动端、短信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对政务服务事项和主题集成“一件事”等事项全量开展“好差评”,做到评价方式、评价渠道和评价事项全覆盖。通过实时监测甘肃省政务服务差评整改系统,及时督办整改,确保“差评”100%按期整改。实现政务服务差评评价核实、整改、反馈、回访、监督的闭环管理,将差评整改作为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措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三个全覆盖”,以及“好差评”联动反馈、“差评”核实整改和整改回访“三个100%”。 (四)全面发力,政务服务平台支撑更稳 17.加强政务服务事项动态化管理。各部门单位要结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情况,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制度,及时更新办事指南,落实专人负责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的操作和运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本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动态管理工作台账,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精准度和覆盖率,进一步夯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作基础。 18.加快“甘快办”平台建设及应用。加大“甘快办”平台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建设同步推进,持续推动行业部门自建系统与“甘快办”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民生事务“掌上办”范围,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及时、权威、实用的政务服务,不断拓展政务服务方式,持续提升、优化政务服务能力,推动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有效转变,各分大厅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要大力宣传并积极引导群众注册体验“甘快办”,打造好“掌上办”“指尖办”的甘肃品牌。 19.深化“互联网+监管”,健全完善电子监察监管。加强监管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推动审批和监管信息实时共享。探索形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链。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将有关联的多个监管事项整合为综合监管“一件事”,探索实践“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20.规范中介服务。加快完善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将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统一管理,“应进必进”,规范监管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并依托“信用中国(甘肃白银)”等网站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相关信用信息向社会公示,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21.加快推进数据证照互认共享。依托甘肃省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加快电子证照库数据汇集,全面梳理历史证照数据汇聚,确保新办理业务实现电子证照数据及时归集入库。深化统一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利用各分大厅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人员聚集优势,加快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宣传推介,不断提升电子证照社会认可度。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甘快办”APP等渠道申领和使用电子证照,做到实体证照与电子证照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同步更新。 22.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抖音”等各类宣传媒介和进公共场所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加大对甘肃政务服务网、“甘快办”政务平台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打造全方位政务服务宣传体系,营造“人人知晓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为人民”的浓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注重研究解决政务服务工作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做到该办的事不拖、能办的事不等、难办的事不放、合办的事不推,从“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抓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带一片。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要精心组织,细化责任分工,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研究,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二)加强学习交流。深入学习贯彻“一网通办”“跨域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部署要求,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积极探索路径举措,激发改革潜力和创造力。开展政务服务工作专题培训班,不定期对政务服务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三)营造浓厚氛围。兼顾集约简单和群众喜闻乐见,及时发布解读政务服务政策举措,认真梳理总结政务服务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充分运用“新媒体”和进公共场所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甘肃政务服务网及“甘快办”平台的宣传推介力度,让企业和群众知用、好用、爱用,争取更多先进成果在更大范围得到复制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