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34234234444444444/2024-00005 | 生成日期: | 2024-06-25 |
文 号: | 白政办发〔2024〕45号 | 关键字: | 预制,菜,产业,企业,加工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区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6-25 11:09
浏览次数: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纺织路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 《白银区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1日
白银区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 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
为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促进我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23〕103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五区建设”,充分发挥我区农产品品质优、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突出安全性、经济性、营养性、适口性、品牌性,打造一批预制菜产业集群,推动大农业、大食品、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预制菜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产地保护、市场监管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坚持质量优先、安全营养。制定预制菜标准和规范,构建预制菜质量控制体系,推进预制菜“三品一标”和“甘味”品牌建设,确保预制菜质量安全。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预制菜创新平台,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预制菜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引导预制菜产业向主产区、加工园区、物流节点集聚,实现原料供应、加工转化、现代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将我区建成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培育预制菜原料供应基地1个、预制菜品牌企业1家、预制菜骨干企业2家,培育优质预制菜产品2个、预制菜冷链仓储物流龙头企业1家。 二、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 (一)发展方向。立足全区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为重点,支持预制菜企业开展基地建设、标准建设、设备投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重点发展具有县域优势和特色的净菜、泡菜、豆皮、冻干甜胚子、酿皮子、现冲牛奶鸡蛋醪糟、苹果山药汁、山药粉、山药片、芦笋面条、芦笋果汁等休闲方便速食产品。 (二)区域布局。全区重点打造“一心两园三基地”蔬菜产业发展布局,以水川、强湾、四龙等乡镇果蔬优势特色产品为主,重点开发经分拣、清洗、去皮、剥壳、干燥、切割等工序简单加工处理的果蔬类农产品预制品,引导预制菜骨干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建设。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预制菜原料供应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原料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平台”“原料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在武川优质粮油产区,水川、四龙、强湾等瓜菜、果品特色优势区,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预制菜原料生产基地,加强产地环境、营养品质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及可追溯体系,持续培育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绿色”“有机”“甘味”优质农产品。(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联社、区乡村振兴局、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委员会) (二)加强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根据全区预制菜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建立预制菜企业库,分区域、分产业确定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培育出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的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扶持本地成长型预制菜企业发展,引导预制菜龙头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生产加工、冷链仓储、产品流通、市场营销以及装备制造等环节,按照“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要求,引进预制菜龙头企业与我区现有项目、行业企业对接合作,加快预制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联社) (三)推动预制菜加工产业聚集。依托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及净菜车间、万亩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白银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四龙芦笋产业园、银西产业园(食品加工区)等建设基础,开展预制菜产业延链行动,推动预制菜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打造全区预制菜产业聚集区。统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项目,支持建设预制菜直供基地和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物流于一体的预制菜(食品)加工园区。(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乡村振兴局) (四)完善预制菜冷链物流网络。培育预制菜冷链仓储物流龙头企业,推动冷链仓储物流企业与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接合作,统筹整合冷藏冷冻运输车、冷藏冷冻库等设施设备,建设区域预制菜冷链、仓储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提高运输车辆和冷冻冷藏库使用率。支持利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等各类项目资金,建设产地预冷保鲜、低温分拣集配、冷链加工仓储物流等设施,加强冷链物流服务预制菜产业的运输配送和仓储加工能力,构建“原料-车间-冷链-餐桌”全程冷链体系。(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乡村振兴局、区供销联社、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委员会) (五)加强预制菜品牌创建。突出绿色、安全、优质,推进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甘味”品牌、企业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白银区优质预制菜地方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创建预制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预制菜企业申请加入市级预制菜产业协会,每年参加市级举办新菜品鉴、名菜评定、美食体验等活动,将白银区餐饮文化融入预制菜产业发展中、推动预制菜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委员会) (六)构建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组织制定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制菜产业链标准,推进全区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积极参与预制菜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鼓励企业建设预制菜标准化食品检验室,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原材料、预制品、成品等全流程检验检测服务。推动“明厨亮灶”向预制菜生产车间、中央厨房等加工环节延伸、严厉打击“黑作坊”,加大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惩戒,夯实预制菜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供销联社、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委员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机制,由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工作专班负责相关工作。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同配合,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政策指导、标准制定、协调服务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推动相关重点工作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争取中央、省、市级财政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构建预制菜产业投入保障机制,将瓜菜相关预制菜申报纳入市级集群化创建奖补范畴。全区利用涉农整合资金,衔接资金、土地出让收益金、地方政府债券等,对预制菜产业链进行奖补。 (三)注重科技创新。支持预制菜企业与省内高等院校、省农科院、白银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科研中心、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开展预制菜成品、半成品加工与贮存技术研究。建立预制菜原料和菜谱数据库,设计研发预制菜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相关配套装备,加快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成果推广应用。 (四)加大人才培养。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预制菜产业运营、管理和工程化技术人才培训,培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专业性和高精尖人才。加快预制菜市场推广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预制菜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等方面专项培训,培育一批预制菜直播带货“网红”。推荐参与市级预制菜能手培育工程,积极争取评选预制菜行业典型。 (五)注重宣传推广。各乡镇、各部门要紧密结合预制菜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加强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正面引导,做好白银区预制菜企业、优质品牌、餐饮文化的市场宣传,讲好白银区名菜名品的故事,让白银区优质预制菜成为新餐饮风尚、新餐饮模式、新餐饮文化的引领者。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表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1日印发
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