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来源:区法院 | 作者:区法院 | 日期:2023-02-08 20:00 | 阅读: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白银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院长 强科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区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上级法院正确指导,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五区建设”目标任务,着力实施“144N1”思路举措①,依法履职、争先进位,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共受理各类案件11661件,审结11276件,同比分别上升11.23%和17%,结案率96.69%,员额法官人均结案313件,综合质效考核排名居全市法院前列。
一、履职尽责,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宽严相济惩治犯罪,推进平安建设。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92件,判处罪犯501人。严惩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犯罪36件47人;惩处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50件54人;惩治贪污贿赂犯罪2件5人。惩罚非法经营、合同诈骗等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13件30人。专项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②、寻衅滋事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139件 299人。严厉打击诈骗、盗窃等侵犯财产犯罪案件52件66人。平稳审理刘章洪等43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274人。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信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强化民生保障。受理民商事案件7569件,审结7300件,结案率96.45%。审结涉金融不良资产案件841件,结案标的4.9亿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审结建设工程、买卖、租赁等合同类案件5899件,维护交易安全。审结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等权属、侵权案件479件,保障合法权益。审结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劳动等涉民生案件859件,强化民生保护。
——高效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受理行政案件133件,审结130件,结案率97.74%。审结非诉行政审查案件17件。确认行政机关违法、撤销行政决定35件,推进依法行政。多次深入靖远、景泰协调沟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5%,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2件,构建“官民”和谐。
——全力破解执行难题,高效兑现民利。执结案件3400件,到位金额7.4亿元。搜查21起,拘留29人,腾退房屋79套,拘传550余人次,查封、扣押、冻结18000余次,网络平台拍卖352件,成交金额4732.2万元,节省当事人佣金201.5万元,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550人,限制高消费1775人。开展“集中攻坚、情暖民生”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现金558.6万元,及时兑现民生权益。清收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1.56亿元,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凝心聚力,优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立优质服务全区大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受理涉企案件553件,标的额1.86亿元,建立“法院+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在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设立中小微企业法律权益保护基地④,搭建企业法律诉求表达平台;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推行“刑事审判十大举措”⑤“法官问诊把脉机制”⑥,走访调研企业38家,提出风险防控和法律建议300余条;善意文明司法,依法对中建一局⑦、省建投⑧、宏鑫投资公司⑨变更保全措施,引导山东华达、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诉前化解纠纷12件⑩,妥善解决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白银有色产业集团股权纠纷?;发挥破产审判“司法康复”作用,强化破产案件“府院联动”,审理日昇房地产?等企业破产重组案件;执行措施刚柔并济,高效执行双赢化工?、酒钢集团?等重大案件;为区政府相关产权移交,项目开发、征地拆迁提供法律建议,规避法律风险,为疫情防控提供司法智慧。
——便民利民日趋完善。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当场立案率98%。全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网上立案2419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化解纠纷2141件,电子送达3416件,达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良好效果,一站式质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减缓免诉讼费用20余万元,提供司法救助26.5万元,及时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33件。打造法院、法庭、综治中心“三点带动、全面推进”工作模式,诉前调解案件1474件,司法确认122件,实现“调、确、裁、判、执”无缝对接。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法官便民联络点”11处,与基层调解组织对接化解矛盾纠纷144件,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25次,以巡回审判等形式将典型案件审理现场搬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把司法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创新普法宣传,官方抖音号发布短视频160期,累计播放量近400万次,获赞4万余次。
——集中管辖成效显著。坚定“两山”理念,构建“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机制?,集中管辖全市环境资源类一审案件17件,挽回国家矿产资源损失和生态损害赔偿金45万元。与中卫、乌海法院建立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推行的“一专一新一联动”工作模式?,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司法保护协作论坛上做经验交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自2022年5月1日集中管辖全市知识产权一审案件,选任理论功底扎实、审判经验丰富、刑民兼通的复合型法官组成“三合一”审判?团队,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件。承办了“全市知识产权审判暨诉调对接工作”座谈会,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构建工作协调、信息共享、执法互助等机制,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三、守正创新,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创新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推行司法权力运行“十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审判质效。2022年上诉案件发改率1.26%,较2021年发改率3.67%,下降2.41个百分点。深入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实行分段执行办案模式?,办案平均用时缩短15天,执行案件期限内办结率99.84%。与白银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审判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共同制定“监督协作六项工作规程”?,促进检法协作。
——智慧支撑,助力质效提升。启动“系统深度应用年”活动,打造“1+2+4+N”工作模式?,配合市法院编印立案、民事、刑事案件审理流程和调解工作4部手册。推动云桌面办公、移动办案终端、数字法院应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文书纠错等系统深度应用,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视频会议上做交流发言并在全省推广。组织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及行业调解组织的人民调解员200余人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专题培训。进行网上“四好”评查?,评查案件667件、裁判文书567篇、庭审笔录471份、案件卷宗521册。
——柔性司法,提升审判温度。设立专业女子法庭?,倡导柔性司法,审结婚姻家庭纠纷458件。与区妇联联合印发《白银市白银区婚姻家庭纠纷危机干预实施方案》,发挥家事审判“诊断、修复、治疗”功能,建立“123”家事审判模式?,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9次、心理疏导30余次,发出全市首份《家庭教育令》?。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运用圆桌审判?、犯罪记录封存?、回访帮教等方式,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件5人。
四、严管厚爱,纵深推进法院队伍建设
——突出政治属性,锻造忠诚铁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升干警的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打造“12345”党建品牌?,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刊载党建信息100余篇,推送政治理论学习资料40期,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20余次。
——突出能力建设,锻造担当铁军。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撰写心得、参观红色革命场馆、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学习教育活动载体,先后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200余人次。深入开展书香法院建设,为干警购置书籍1000余册,常态化开展读书小组、青年理论学习活动20余次,完成两项自选课题研究?。
——突出全面从严,锻造廉洁铁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开展审务督察20余次。常态化开展党纪条规、廉洁文化教育,填写《廉政档案》45份。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按时填报重大事项报告,约谈提醒20余人,发出督察建议书、督察整改告知书10余份。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执行工作、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情况,主动向政协通报工作情况、接受民主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旁听庭审、见证执行20余人次。配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认真办理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10次,首创邀请检察官列席专业法官会议6次。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614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互联网直播庭审1766场次,裁判文书信息公开、上网4745件,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信树权威。
各位代表,在艰难而又丰硕的2022年,区法院蓄势发力、争先进位,圆满完成了审判执行任务。1名法官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5人获个人三等功,4人受到通报嘉奖,涌现出白银市“最美妇联人”“五四青年奖章”“洗钱入罪工作先进个人”等多名先进典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及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代表、委员的关心帮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区法院全体干警,向一直关心、支持法院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党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举措有待加强;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司法便民利民举措还不够扎实有力;面对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目标,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司法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党建引领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服务大局与执法办案高效推进,司法为民与公正司法协同开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面工作争一流、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创品牌,为白银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站在历史新起点,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引领思想建设,坚持下大力、使长劲、用实招、抓载体,推动政治思想学习走深、走实。政治引领工作实践,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同步推进、深度融合。政治引领党内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把握发展新机遇,以更实举措服务高质量发展。优质服务全区大局,始终与全区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声合拍。立足“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工业主导型、城市服务型”功能定位,围绕“四强”行动和“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思路,助力“五区建设”,突出“六坚持六强力”工作举措,落实细化优化营商环境“六必访”,办好涉企案件,推出一批典型案例、走访一批企业、打造一批亮点、宣传一批成效。优化诉源治理,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资源,打造多元解纷“共同体”。
(三)奋进时代新征程,以更大力度锻造专业队伍。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对民间借贷、借款合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进行要素化、规范化、标准化审理,对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进行要素化、规范化、精细化、差异化、人文化审理,厘清案件要素、规范裁判标准、统一办案流程。坚持审判质量第一责任,以“四好”评查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庭审质量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坚持队伍建设第一重点,深化拓展“党组+派驻监督+共同研究”的监督管理新模式,自觉“铸魂强基、扛旗争先”,按照“树形象、强技能、实服务”要求,持续改进司法作风,为“首善之区”建设贡献法院力量。
(四)面对改革新挑战,更严要求推进重点工作。始终以审判执行工作为中心,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推进家事审判改革、破解执行难题、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始终以深化司法改革为驱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进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始终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支撑,发展“互联网+诉讼服务”,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五)不负人民期待,以更深情怀践行司法为民。依照上级法院“有指标争第一、无指标创品牌”要求,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面深化舆论宣传,深入宣传报道执法办案新成绩、司法改革新成果、司法为民新举措、队伍建设新进步、基层实践新亮点,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全面优化司法服务,实现“一张笑脸相迎、一席话语解疑、一分耐心倾听、一腔热血相助”,真正做到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全面实施靠前服务,开展上门立案、上门调解、巡回开庭、法治讲座,把司法服务“做到家”。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法院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