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示范点案例展示 武川新村社区:同心共融筑梦小康,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来源:铜城党建 | 作者:武川乡武川新村社区 | 日期:2019-08-05 16:10 | 阅读:
一、基本情况
2006年以来,白银区武川乡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上下协调、务求实效、造福于民”原则,由政府筹资,无偿划拨土地,分别在白银西区和王岘东台村规划建设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两处。武川新村社区居委会下辖欣武家园、盛武家园两个小区,共建成居民住宅楼54栋,已搬迁1926户7889人,承载了全乡78%的搬迁量。武川新村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党支部现有党员78人。社区机构健全,服务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辖区内餐饮、娱乐、百货、零售等商业网点共124家,居民主要从事客货运输、餐饮、家政、工程建设、个体经营等服务行业。
二、主要做法
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新村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统领、党群共建,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助力全乡百姓脱贫攻坚为背景,以“五强化五提升”为载体,主动承担全乡易地搬迁主阵地、连接武川农民城乡二元发展的纽带、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基地三大平台功能作用,着力打造管理有序、文明和谐、共驻共建的新型农村社区。
——增强核心驱动力。坚持“抓思想聚人心、合众志,用制度管党员、强队伍,重示范转作风、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建立“周例会、月学习、季总结”工作制度,用好三大课堂,开展五个方面思想教育;对辖区内党员坚持开放式共管和分类积分制管理并行;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落实“五个走遍”工作机制,党员设岗定责践承诺、树形象,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搭建安民新平台。坚持亲民、安民、利民的工作原则,突出一室多用、工作联做、资源共享,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导向,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和阵地资源面向全乡开放,逐步建立共驻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织密便民互联网。以便捷、及时、高效服务居民为宗旨,建立党建+网格化管理、物业服务、志愿者服务三大平台。实行“走、记、办、回、评”五步工作法,做到“四必看”“五必访”,以网格管理聚民心,以优质物业服务舒民心;实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强化居民社会责任意识,把服务渗透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真情贴心的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唱好致富主旋律。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要求,主动承担全乡培训新型产业农民和实用性人才的职能,鼓励居民勤劳守法致富,帮助居民在城市站稳脚跟。搭建人文社科课堂,依托道德讲堂、文艺展演等平台教育引导进城农民摒弃旧思想;经常性开展防范金融诈骗、防震防灾演练等培训。计划三年内,以劳务培训中心为主阵地,以武川籍优秀人才和优秀高校学子为重点对象,以发展产业、富民强乡为重心,开设归根人才大讲堂,鼓励返乡创业就业,倡导信息交流共享,寻求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
——画好党群同心圆。坚持支部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同做、共驻共建的理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夯实共建基础,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以发展区域化党建为指引,成立社区“大党委”,引导辖区单位部门组团式报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发挥党建+大群团优势,党支部协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积极建立“爱心驿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平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用好党建特派员,以艺术团为主力,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开泰艺术团现已先后为本社区和其他单位成功演出近30余场,通过自编自演身边的好故事,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巩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基础上,逐步向“共和谐”的新目标迈进。
——联通富民快车道。建立“互联网+党建”新模式,面向全乡开放式运用文化广场、电子屏、网格群、微信平台等信息化服务载体,打造微距阵地建设。经常性开展各类综合宣传、发布政策公告、推送学习资料,提升政策信息知晓率。以劳务输转为重点,主动收集群众各类务工需求,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长期动态发布务工信息,提供信息咨询,联系用人单位开设招聘专场,当好务工“速递员”。以“一群一栏一广播”为载体,在社区党务居务公开的同时,全乡各部门、各村重点信息、惠民政策落实等信息同步在社区公开,借力全民监督,推行阳光行政。依托智慧云平台,建立党建信息“大数据”,逐步实现流动党员即时管理、党群服务联网管理、志愿服务对接管理、支部工作直通管理网格化。
三、取得成效
一是社区党员更有归属感。在武川新村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一方面确保了社区党员可以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彻底改变了过去离村远居、无法也无心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现状,另一方面为其提供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平台。同时赋予了社区党员代表社区居民表达诉求权利和带头履行义务的职责要求,社区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社区面貌发生大变化。群众的事情群众管,公益事情大家办。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社区服务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且逐步实现均等化,辖区群众对社区的认可和满意度逐步增强。作为连接武川农民城乡二元发展的纽带,充分利用现有阵地搭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起居民之间交流、沟通的一座桥梁,奠定了社区稳定和谐的基石。
三是居民生活更有质量。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创造安全、文明、美丽、和谐的社区环境,打造配套完善、服务全面、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使进城百姓过上了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