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全覆盖、无遗漏推动流动党员学深悟透

来源: | 作者:白银区委组织部 | 日期:2023-11-10 18:41 | 阅读:

         白银区把流动党员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点难点来抓,紧扣全覆盖高质量目标,以“343”工作法为载体,注重靶向瞄准“全覆盖”、精准发力“无遗漏”,扎实推动流动党员“不离党、不流学”,确保全区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项举措”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结合实际组织推动,多渠道开展工作,为抓好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严格标准。区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推进,结合流动党员实际,从书目发放、组织推动、作用发挥等方面提出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要求,推动各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举措到位。精准摸排。区委提前作出部署,指导各乡镇、街道对辖区流动党员全面摸排,动态更新《白银区流入流出党员管理登记名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细化指导流动党员参与主题教育打牢坚实基础。靶向发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靶向发力。针对流出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发送商请函,引导流出党员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通过电话和微信群持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联系,不断夯实教育管理基础。对流入的58名流动党员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及时纳入支部管理,参加主题教育、党内组织生活。
 “四种模式”务实学习举措。构建流动党员常态化双向沟通机制,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与流动党员学习交流零距离。“多元式”灵活学。各级党组织通过畅通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载体,持续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针对流入、流出党员的不同特点,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学习教育机制,开展“送学上门”2600人次,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学习资料及主题教育相关信息1700余条,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甘肃党建APP等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开展线上自学。纺织路街道开设“云端课堂”,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微信群,定期为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计划,与支部同步开展学习,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学习跟上队”。“风筝式”覆盖学。建立党支部班子成员或指定党员专人联系、分工负责制度,攥紧流动党员管理“风筝线”。强湾乡严格落实外出期间结对联系管理措施,村党支部委员主动定期与结对党员进行视频电话沟通交流,确保外出务工党员学习教育“不缺位”。工农路街道依托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和“红领导师”,全程服务指导流动党员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持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探访式”面对面学。发挥党支部帮学促学作用,利用流动党员“农忙、节假日返乡”的特点,开展“一对一帮学”“集中补课”“谈心谈话”等60余场次,确保主题教育内容“无遗漏”。四龙镇发出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号召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就近就便参与党组织生活,及时汇报学习进展情况。水川镇利用流出党员中秋、国庆等长假期间的返乡机会,及时组织流动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开展交流讨论,持续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情景式”体验学。聚焦学习教育常态化,积极组织流入党员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充分用好用活市、区红色资源,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组织流动党员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扎实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活动70余场次,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三个聚焦”抓实学习成效始终坚持把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切实发挥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各自行业优势,积极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聚焦示范带动。依托“甘肃党建”共驻共建平台,根据流动党员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流动党员主动到村组社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地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主动参与人居环境“三清一维护”、文明交通劝导和政策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彰显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党员面貌。聚焦职责任务。发掘和突出流动党员中的“头雁”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鼓励流动党员发挥职业优势、技能特长,激励引导流动党员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到村组、社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文明城市创建、环境卫生大整治等基层治理活动100余场次,在新时代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聚焦作用发挥。坚持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融入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引导流出党员发挥“宣传员”作用,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反哺家乡,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收集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63条。武川乡及时了解外出务工党员的思想、工作动态,立足流动党员视野宽、路子广和朋友圈大的优势,推介武川和尚头、胡麻油等特色产品,引导流动党员关心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