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六措并举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

来源: | 作者:白银区 | 日期:2018-09-13 00:00 | 阅读:

    白银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城市基层党建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省委和市委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要求,以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为目标,着力在深化社区组织核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构建共驻共建格局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务实发展。
      一、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在教育管理党员上深化政治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贯穿其中,从严落实“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以来社区党组织通过外出观摩、区内交流、会议培训等方式,组织在39个社区实施“一徽一旗一中心”、“一墙一栏”行动,以“固定党日”、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为载体,组织930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创城工作,打造了银西社区“百姓说事”、长通社区“六园同建”、兰包路社区志愿服务等示范点,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有效彰显。 
      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深化堡垒引领。坚持区域统筹谋划、资源整合共享、优势联动互补、共驻共建共管,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了区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为辅的“三有一化”保障机制,区财政每年列支600余万元,使社区运转经费、社区委员工资分别达到13万、2.16万元;近三年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购置12个社区组织场所,目前全区39个社区场所面积在300㎡以上的达到31个;通过建立辖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三双模式”(双报到、双报告、双考评)、“三张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搭建联系、认领、服务等一系列保障机制,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在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上深化人才引领。坚持诚心引才、实心扶才、匠心育才的原则,全方面深层次加强社区各类人才队伍的发现、培育和回归工作,深化推进“班长工程”。通过开展“三好两满意”活动,争创“好班子”、“好班长”、“好干部”,配强了39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区228名社区干部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60%,大专文化达到90%,实现社区一班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全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共同致力于人才回归工程,搭建人才交流互动平台,吸引辖区在外各类人士,为辖区单位和社区建设提供服务。积极搭建人才信息库。对辖区现有各类人才进行摸底分类,建立1100余人社区人才信息库,进一步盘活社区人才资源,实现人才的资源共享和服务贯通。
      四、实施共融共建工程,在构建城市党建新格局上深化组织引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下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治一体化”,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基层治理架构,在16个示范点社区选聘120余名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副书记、委员,采取行业统建、项目促建、党群共建等方式,整合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市场等领域资源,开展党建工作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社区服务联动、思想工作联做、文化活动联谊的“五联共建”活动,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五、实施连心为民工程,在创新为民服务机制上深化服务引领。围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五个走遍”、“固定党日”、“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党员志愿服务,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区39个社区划分为206个网格小组,对39个社区党组织5913名党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五分钟生活圈”、“返乡走亲”、“党群心连心”等活动;按照“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的示范布局,持续开展“五强十星”、“民情流水线”、居家养老、留守儿童之家等实践载体,激发党建活力。目前,全区共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86支,注册志愿者276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419场次。
      六、实施智慧党建工程,在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上深化信息引领。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完善全区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依托区党建网建立网上党支部,运用QQ、微信、微博、APP等社交新媒体组织党员活动,将信息化元素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互联网+党建”、“党建云平台”与城市治理中的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发展深度融合、有机结合,把党的建设渗透到“智慧城市”建设各方面、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