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抓实“四个关键”力量,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0-11-09 15:43 | 阅读:
近年来,白银区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切实抓实“四个关键”力量,建强基层党组织,打造过硬党员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激活基层组织力量,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摸排调查、集中整顿、督促提醒和评估验收“四步”工作法,寻病根、治根本,集中力量整顿提升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思路,打造“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牌”集体经济,预计年底,3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27个村达到5万元以上,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5万元以上,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440万元以上,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高保障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
配强村级班子力量,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大力实施“头雁工程”,聚力打好选、育、管、用“组合拳”,不断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切实建强建优村干部队伍。公开招考12名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区乡两级组织村干部培训3000余人次。严格落实值班坐班制度,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双述双评”考核制度,以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20余名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考录为乡镇公务员,179名村干部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对优秀村干部个人事迹、村党组织优秀经验做法进行宣传,营造争先进、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走访入户
壮大党员队伍力量,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把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甘肃省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手册》,按照5个阶段25个具体步骤,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发展党员指标向村级倾斜,注重将文化层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发展成为党员,不断优化调整党员结构,今年发展农村党员2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2名。结合“四抓两整治”行动、党建网格化建设,将700余名无职党员嵌入网格,促进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组织新发展党员赴会宁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夯实后备干部力量,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库”。结合村“两委”换届,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提前谋划部署、调研摸底、培养储备、资格审查,注重将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乡贤能人、回乡大学生、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和返乡创业人员纳入村“两委”后备库,采取“村推荐、乡镇把关、区备案”方式,按照党组织书记1:2比例,其他“两委”成员1:1比例,建立村干部后备队伍400余人。严格在学历上、年龄上把关,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库中35岁以下达到18人,占40%,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4人,占75.6%。根据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对800余名村“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进行了资格审查,对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予以清理排除,挡在门外。
组织后备干部参与拆旧复垦等村级重点工作
(撰稿:魏正虎 审核:张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