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四个一”举措推进社区阵地提档升级

来源:铜城党建 | 作者:高承辉 | 日期:2021-04-29 16:21 | 阅读:

近年来,白银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增强功能”原则,按照“对接政策新建一批、整合资金购置一批、维修改造提升一批、衔接协调划拨一批”工作思路,不断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力度,持续加强社区阵地建设,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抢抓机遇,对接政策新建一批。抓住近年来移民搬迁、“三供一业”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机遇,积极对接政策,区级层面研究制定书场所建设三年规划,分步分类推进建设。针对王岘滨河社区、武川新村社区、强湾新村社区等6个农村社区,通过移民搬迁安置项目同步配套落实社区阵地4200㎡,全部完成达标建设。针对辖区有闲置土地,有新建计划的街道社区,采取组织部门调研掌握、街道社区排摸上报相结合方式,研究确定新建条件成熟社区,利用“三供一业”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契机,整合发改、民政、国资等部门资源,按照不低于500㎡标准要求,在原址或异地实施新建工程,已逐步解决了人民路街道水川路社区、纺织路街道稀土新村社区、长安路社区、工农路街道长通社区等8个社区阵地问题,同步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打造了集社区活动、便民服务、社区书屋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
  二是盘活资源,整合资金购置一批。对于新建条件不成熟或无建设条件的社区,街道、社区主动与辖区单位、物业企业等沟通协商,以代建购买或闲置资产购置等方式盘活资源,落实纺织路街道稀土新村社区、工农路街道火车站社区、四龙路街道大型区社区等7个社区阵地达标。采取以服务换取支持方式,在购买上获取价格优惠,降低购置成本,与物业企业等共用共享相关活动场所,有效扩充社区使用面积。纺织路街道稀土新村社区通过区级统筹、街道自筹补助资金,代建购买520㎡党群服务中心,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党员之家、妇女儿童之家、乒乓球室、图书室等活动场地,极大地满足了居民日常活动所需。
  三是完善功能,维修改造提升一批。落实社区阵地达标规范,按照“缺什么改什么”的原则,结合中心城区社区阵地面积狭小、房屋陈旧、设施落后等实际,因需制宜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明确改造规模、功能要求、配置标准等,完善社区阵地功能,更好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叠加区级政策,采取区管党费补助、共建单位帮扶、街道社区两级自筹等方式,对老旧社区、面积不达标社区等进行维修、改建或扩建。近三年来,全区累计整合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人民路街道西村社区、五一街社区、四龙路街道朝阳社区、公园路街道兰包路社区、建银社区、银光路社区等8个社区改造提升。特别是人民路街道西村社区通过改造提升,落实了党员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文化大院、“一站式”服务大厅、残疾人康复中心、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所,打造了集办公、服务、活动、保障四大功能的1000㎡社区阵地,配套建设了2000㎡文化广场。阵地建成后,社区每月组织居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是三方联动,衔接协调划拨一批。加强区级、街道社区和辖区企事业单位三方协调沟通力度,紧抓国有企业人员管理、服务场所移交地方的机遇,整合企事业单位闲置资源,对原阵地狭小、新建投入过大等社区,将具备改造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原有场所划拨社区无偿使用,改造为社区阵地,实现资源共享,破解社区活动场地不达标的难题。目前,在银光公司、铁运白银有色铁路运输物流有限公司、甘肃小三峡公司等11家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协助下,人民路街道人民路社区、工农路街道永丰街社区、四龙路街道矿山路社区、公园路街道东星园社区、悦民社区等11个社区共计4600余平方米的阵地用房得到妥善解决,走出了一条部门联动、企事业单位资源整合的新路子。2021年5月,白银区实现社区阵地全面达标,44个社区阵地均达到300㎡以上,其中500㎡以上的社区达到18个。
  (撰稿:高承辉 审核:张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