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鸡蛋变“金蛋” 强湾这家合作社“孵”出了村民“增收链”

来源: | 作者:李维平 | 日期:2023-09-13 09:27 | 阅读:

清晨,在位于白银区强湾乡聂家窑村的泰广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王玉虎正在加紧分拣每日新鲜出炉的6千多只鸡蛋,这些鸡蛋将以邮政收购或零售的方式,投放至白银区农贸市场,满足老百姓的鸡蛋供应。


白银泰广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一开始,合作社便聚焦“养殖、土鸡、鸡蛋加工包装销售”发展方向,引进鸡蛋加工包装生产线,培育绿皮鸡蛋品牌,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前期,我们去广东、四川等地考察,引进了绿皮鸡蛋品牌。刚开始,我们引进了2千多只鸡,一年的销售额只有不到十几万。”泰广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王玉虎说。


绿皮鸡蛋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低脂肪、口感鲜等特点,然而一开始市民对其缺乏了解,市场难以打开。“刚开始,大家以为我们在卖假鸡蛋,消费者不接受。”为了打开销路,合作社每年挑选精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展销会,大力宣传合作社土鸡肉、绿壳鸡蛋等的产品,并积极对接中国邮政、农信社等多家单位,建立线上销售群15个,统一销售、统一配送,实现了“指尖上的销售”。


“资金、技术都是制约合作社经营发展的难题。”回顾起一开始的创业路,王玉虎说到。近年来,我区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扶持,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合作社的发展。“刚开始我完全不懂养殖的技术,鸡生病了也不会判断。慢慢地,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区上农技中心专业人员的辅导,我掌握了不少养鸡技术。现在,我就是合作社里最专业的养鸡人。”王玉虎乐呵呵地说到。


对合作社予以财政扶持,是扶持“三农”的重要方式。“今年,强湾乡全力以赴抓项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0万,实施聂家窑村绿皮鸡蛋包装加工及冷链建设项目,主要建设蛋制品冷藏保鲜库1栋、安装冷藏保鲜设备2台、新建配电控制室1间等内容。”强湾乡副乡长李作亮介绍说,“该项目建成后,为特色绿皮鸡蛋养殖、冷链、经营、销售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提升了我乡特色绿皮鸡蛋产业品牌价值,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小鸡蛋”里也有“大文章”。在一步步的探索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合作社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存栏2千羽增加到如今的2万羽,并吸纳周边劳动力2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养鸡产业,同时,合作社长期订单收购强湾乡30多户农户种植的玉米,一年可收购玉米饲草300吨,预计带动收益84万元/年。2022年合作社总收入385万元,社员人均增收达15200元。此外,村集体以资产出租的方式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特色绿皮鸡蛋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今年,泰广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成功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将积极引导合作社发挥带头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强湾乡副乡长李作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