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成了白银区老人的“安乐窝”

来源: | 作者:黄 涛 | 日期:2023-08-31 15:56 | 阅读:

每天早上八点,家住城建小区的李阿姨就和老伴准时出门了,他们来到位于育才学校斜对面的白银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吃早餐。



“这里的饭又可口又便宜,给我们老人特别优惠,我们一日三餐都在这里吃。”李阿姨说这里最吸引她的除了饭菜,还有一应俱全的文体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认识的许多新朋友,每天大家在一起活动,特别有归属感,生活非常充实。



吃完饭,李阿姨老两口乘坐电梯来到二楼,一个宽阔敞亮的大厅里,来得早的老人,已经开始活动。乒乓球台前激战正酣,旁边的棋牌桌上运筹帷幄,喜欢安静的在书法桌上挥毫泼墨,再往里走二十余位老人正在排练合唱,叔叔阿姨们围成一圈,一个个穿着讲究、精神抖擞……扑面而来的生机和活力,生动地演绎着大厅横幅上“不管几岁快乐万岁”的内涵。



“附近的老人都爱来我们这,一楼吃饭、二楼活动、三楼休息,还能洗澡、理发,基本上把老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可以说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后续呢,我们还将根据需求走出去,把服务直接送到老人家中。”白银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郑先芳介绍说。



欢乐的情绪弥漫在白银区每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白银区政府对面的纺织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周两节的模特形体训练课正在进行,阿姨们随着音乐的律动,伸展、走步,鼓励声、欢笑声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



“年龄不影响我们追求美,大家都有这种文体活动的需求,我刚好系统学习过,就在好几个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课程,每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姐妹们在一起锻炼、健身,特别开心。”看得出来,退休后丰富的生活让郭老师精气神特别好。


在一旁观看排练的吴叔叔也不禁随着音乐打起拍子,“之前孩子说送我来养老院,我有点排斥,害怕孤独,没想到来了以后热闹得很,在家就老两口,儿女们偶尔过来看看,现在住到这里,饭菜可口、还可以按摩、艾灸,态度好得很,照顾得特别好。”纺织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常住的吴叔叔对这里的生活非常满意。



“现在的养老,更追求生活品质了,我们就把这里作为一个老人社交的平台,适时引入一些高附加值的项目,比如身体理疗、模特形体等,老人的反馈都特别好,从家庭重新归属到社会。”纺织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卫红说,未来将继续探索适宜项目,满足更多的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白银区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完善全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目前已建成人民路、公园路、四龙路、工农路、纺织路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18个,互助幸福院25个。通过“区街居三级联动”打造“一站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切实增强区域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