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宏的“骄傲”与“成就”
来源:白银区新闻 | 作者:黄涛 | 日期:2022-07-04 16:00 | 阅读:
采访张彩宏的时候,恰好遇到社区“七一”前慰问,纺织路街道银西社区工作人员为每位老党员送上一张精美的手写贺卡,张彩宏高兴得合不拢嘴,拍着手说:“这是我今年收到最好的礼物!”
说起张彩宏,在她生活的银西社区、服务的五一街社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要是真给她的身份做个定义却有点困难,她是老党员、是退休教师、是心理咨询师、是社区义工、是志愿者……张彩宏说:“我最骄傲的身份是共产党员,最有成就感的身份是老师。”
张彩宏的“骄傲”是从十五六岁开始的,她作为兰州市建公司子弟正在皋兰下乡,那时入党是一件“时髦的”事,身边的人都在积极入党,年纪尚小的她也学着别人的样子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年龄小,只能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她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就更加努力地工作。没成想,后来由于工作单位的不断变动,让她的这份“骄傲”迟来了十几年。
后来,张彩宏结束下乡,招工到白银,成为二十一冶的一名轻工;又因为恢复高考,二十一冶中学缺老师,优秀的她被选拔、培训,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后来又一边教学、一边深造,通过成人高考成为甘肃省教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期间还经历了企业改制,工作转入白银市第六中学……张彩宏说:“那些年真的苦,是党一步步感召着我,让我咬牙坚持下来了。”
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张彩宏一直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大学毕业那年,31岁的张彩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份‘骄傲’来得迟,但是来得一点都不晚,大学毕业,又是党员,我感觉自己浑身是劲,就全身心都扑在教学上。”
张彩宏任教的30年间,教学水平出色、师德师风优秀,曾获得多项荣誉,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为她不仅教得好,还教得妙,她独创“激励机制”用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发奖学金,设立出勤奖、默写单词奖、讲解练习奖等奖项,用于奖励先进、鼓励后进,有时候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发。“我班上的家长常常开玩笑说,我家孩子已经挣了张老师好几千块钱。”
2009年,张彩宏查出胃癌,从此,她开始了与病魔抗争的日子,在自己坚持不懈的治疗和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她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生病不仅没让她离开讲台,反而让她更加眷恋这份职业。她说,是党组织的关心让她重生,她要加倍报答,把光和热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2012年张彩宏退休了,她在家里办起了爱心课堂,免费为附近的一些学生和困难家庭的孩子进行英语辅导,家里63平米的房子,常常坐满了孩子。2017年,她以一名巾帼志愿者的身份,进入人民路街道五一街社区,义务为未成年人做青少年心理辅导,并为中小学的孩子免费辅导英语。“社会上有这种需求,咨询怎么学好英语,怎么做学生成长教育,我觉得我有用了,做这个义工,让自己有了生存的价值,大家对我也很信任,我也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张彩宏随身携带的物品里永远有一本签到本,记录着孩子们的姓名和上课的日期,还记录着孩子们的各种进步和打分,以及奖学金。她说:“我曾经想过不发了,可是看着孩子们那么努力、可爱,又忍不住发了。”一个孩子几块钱,看着不多,但是经年累月就是一笔大数目,社区工作人员帮她算了一笔账,已经累计发放各类奖学金总计10余万元,她的无私付出也深深打动了家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前几天,到发奖学金的时候了,我身上没钱,就准备给孩子们缓一缓再发,我爱人看我愁眉苦脸的,就塞给我5000块钱。”
“逢年过节,学生们就来看我,跟我汇报他们的进步,这就是我的成就,我付出的都值得。对于孩子们成长的引领虽然很平凡,但是细想起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只要身体还行,就一直做下去。”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张彩宏的育人之路,却从未停止,用爱浇灌孩子们的成长,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以她的实际行动阐释着做人的真谛,执着地描绘着生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