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遗迹

来源:《白银区史话》 | 作者:白银区地方志 | 日期:2024-05-30 10:53 | 阅读: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丝绸古道从西安出发通向西亚、北非、欧洲,成为沟通中西方重要通道。它从陕西进入甘肃后,逆黄河而上,经平凉有两条路线通过白银:一条经会宁的干沟驿、郭城驿,沿祖厉河到靖远;另一条经平川屈吴山,打拉池,沿杨稍沟,过法泉寺到靖远。然后又分两条,一条经红嘴子过黄河,经寺儿湾、北湾到四龙;一条经虎豹坪到平堡,再过黄河到四龙。然后又分为南北两条道。其北道称北大路,从四龙进车路沟,越车路沟岘,进入聂家窑的路岔,过井子沟、越唐皇岘到聂家窑正大沟,越官路岘到唐墩台,上苦水沟越过关门岘、玄帽塔,跨金沟进西沟,经狼拉排、红柳窟沱、大王川,越鹿角岘、下蝈蝈川,过蔡河、郭家坪,经红圈沟、水源到沟口,过阳屲砭、盐场堡进兰州,可通马拉大车。其南道从四龙进糜地沟,翻山下盐沟到水川蒋家湾,沿黄河上官路坡过大坪,经桦皮川、斗母宫,到麻林坪下跨金沟口、白茨滩、大川渡越莺鸽嘴,到莺鸽湾,跨关家沟过石梯子到大峡口,进上湾沟,越白土岘,过高岭沟,越回回鼻子、二道岘子,过庙儿沟,越宽皮胎岘穿十字沟,翻越青羊沟岘,出沟到皋兰县什川乡河口村,过大石山麓到泥湾,进苦长沟,翻越捕鸽沟岖,可供骆驼、骡马、毛驴行走。据考证部落来往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汉代张域的。唐、宋、元、明、清时期最为繁华,通道,直到民国35年(1946年)兰宁公路修通后,北道逐渐冷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道仍是靖远、条城通兰州步行的主要道路,邮政经此道通送至1957年底止。丝绸之路沿黄河大峡东西延伸,古建筑随处可见。东有法泉寺、寺儿湾石窟,沿途有五柳乌金峡口文昌宫、禹王庙、药王殿,石嘴子子孙宫,桦皮川斗母宫,金沟口四圣楼,白茨滩雷祖山,大川渡北武当等古建筑群,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建筑精巧,具有相当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从法泉寺的西晋时期的壁画和寺儿湾石窟的盛唐壁画可以看出,人物的原形有印度人、欧洲人、非洲人、西亚人,以及中国西藏、新疆和其他省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由此可推断,隋唐时期就有很多西方商人、学者、教会信徒来到中国经商、留学、传教;沿古道商贾云集,驼铃不断,行人络绎不绝,农牧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据考证,唐朝时期此古道为官道,由官府派人专门管理,沿途十里一墩,百里一站。20世纪50年代还有很多墩台存在,它即是皇岘、唐墩台等处的墩台遗迹尚存,周围路今荒凉,商贾云集亦渺茫。野老犹聊汉唐事,古道足迹见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