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贯彻统购统销政策
来源:白银区人民政府 | 作者:白银区人民政府 | 日期:2023-02-27 00:00 | 阅读:
二、贯彻统购统销政策
1953年,全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国内粮食产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党中央于1953年10月10日紧急召开全国粮食统购统销会议,做出《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决议》规定: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统一计划收购政策;对城市人口和农村缺粮的人民实行粮食统一计划供应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管理粮食的政策。1953年11月,甘肃省政府发布《关于实行全省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指示》,对落实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作出具体部署。
1、北山区、水川区粮食统购统销工作。1953年11月10日,皋兰县委制定《关于统购统销政策、任务、步骤和方法》,明确政策,确定全县当年(1953年7月1日至1954年6月30日)统销任务的控制数为682万斤。其中,北山区因为受灾,确定为432万斤;其它农村、区公所、学校、集镇、经济作物区、缺粮户共250万斤。11月15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专题学习落实《关于统购统销政策、任务、步骤和方法》,交代政策,讲明道理,确定任务,研究办法。12月1日,各区乡统购工作普遍开始,要求次年1月底结束。统销工作,由于北山区是重灾区,在12月统购开始的同时,做好计划供应的准备工作,次年1月开始供应;其它农村在次年2、3月开始计划供应。统购统销工作的开展情况:
宣传教育,了解情况。完成统购统销的关键是向干部和群众讲明道理及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首先是向乡村干部讲清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一步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时期。其次,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办法,召开乡支部会议、主要干部会议、党团员会议,传达三级干部会议精神,边学习边宣传。召开各种小型座谈会、妇女小组会、互助组会、家庭会等形式,向广大农民讲清实现工业化的好处和农民对国家承担的责任就是要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讲明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对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就是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经过发展互助合作的道路,在大约15年左右的时间内,一步步地引导农民过渡到社会主义。讲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不仅是解决粮食供求的矛盾,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可以稳定物价;可以节约粮食;可以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可以使农民摆脱投机者的操纵和剥削。在粮食统销方面主要向群众宣传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和取缔粮食投机活动的目的是有利于国家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
分配数字,民主评议。首先,成立乡评议委员会,各村成立评议小组。乡评议委员会由乡长或支书担任主任委员,委员人数在19人或21人;村评议小组5人或7人组成。乡评议委员会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初步提出各村的统购数字,作为民主评议的基础,由村评议小组提交群众会议讨论。评议委员会要深入调查研究,进行仔细审核,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符合实际,照顾群众困难,防止偏高偏低现象。评议时干部必须在大体照顾到各户上年余粮情况、今年粮食收获情况、粮食买卖情况及消费情况的基础上来评议统购户的数字。干部在工作中必须掌握好政策,了解把握群众对统购统销的各种情绪,对余粮户要最大限度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防止简单急躁、强迫命令及其它违法乱纪现象出现。其次,对干部家属要和群众一样对待,该统购的统购,不该统购的不统购;该购多少就购多少,不应少也不应多。另外,大力表扬给国家交售余粮的农户,表扬他们的爱国精神,鼓励余粮户中的党团员积极带头交售余粮,支持统购工作,支援国家建设。
组织运送,完成入仓。当每户统购数字核定后,抓紧组织运送入仓。只有粮食入了仓,才算完成统购任务。由于统购统销政策符合绝大多数群众利益,广大群众拥护共产党,拥护毛主席,同时,绝大多数干部又能够正确执行统购统销政策,因此,皋兰县1953年度较好地完成了统购任务,其中水川区计划统购121300斤,实际完成128316斤,超额完成统购任务;北山区,由于受灾严重,未分配统购任务,只根据缺粮户的实际情况,确定计划供应的数字。
粮食统销。在抓好统购粮食入仓的同时,皋兰县委和县人委于1954年1月18日下发《关于做好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领导和干部要高度重视统销工作,坚决克服重统购轻统销的错误认识;统购统销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不可分割,是当前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安排干部限期摸清缺粮户和无粮户的底子,做好计划供应的准备工作。由于北山区是重灾区,从次年的1月起计划供应粮食,以保障灾民的粮食供给(一般农村视情况从次年3月起计划供应)。其他供应的范围、标准、办法、地点等均作了详细的安排。农村计划供应主要供给无粮户和缺粮户,通过民主评议,严格控制,不得贩卖、套购和投机。动员各级干部每天节约一两粮;教育农民省吃俭用,节约粮食。
2、北湾区所属3乡粮食统购统销工作。1953年12月1日,靖远县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方针、政策,结合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工作,并实行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和由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为了深入宣传党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保证完成粮食统购任务,首先,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利用半个月时间,认真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对与会干部进行了一次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觉悟普遍提高。全县组织干部(含专署、县、区、乡、银行干部及积极分子)772人,深入到乡,进村入户,扎实细致地开展统购统销工作。北湾区3乡根据统购统销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在粮食统购方面,按县区部署认真开展具体工作。
宣传政策,动员农民群众大力支持统购工作。组织群众,采取召开乡代表会、小型群众会、党团组织会和农民家庭会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统购统销政策和重要意义,揭发批判各种谣言,纠正干部中的错误认识,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群众的眼睛亮豁了,心底明白了,今后前进的目标明确了”。
分配统购数额,进行民主评议,反对强迫命令。通过学习,干部统一认识,深刻感到:只有在统购统销政策深入人心,农民群众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进行民主评议,分配统购数额,才能让农民真心接受,顺利推进统购统销工作。经过宣传动员和统购数额评议到户的开展,广大农户踊跃交售余粮支援国家建设。
统购和生产相结合,在进行粮食统购的同时,安排布置好农业生产,使统购的过程同时成为组织和推进生产的过程,组织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及时做好农用物资的供应;农户出售余粮后积极购置牲畜、农具等农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在粮食统销方面,北湾区严格按照上级提出的“该供应的供应,不该供应的坚决不供应”和“严格掌握控制销售”的原则,根据县上政策,在粮食计划供应的具体工作中首先做好粮食统销的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形式,先干部后群众,先党内后党外,针对各种思想动态,结合总路线总任务的宣传,大张旗鼓地反复深入地进行粮食统销的宣传教育工作,为统销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供应办法。首先由各乡逐户摸清缺粮户底子,造册列表上报区上审核,区上根据各乡的缺粮户情况审核后,逐月做出供应计划,上报县上审定。最后区上根据县上批准的供应人数分配至乡,由乡统一填发购粮证,设立专门的粮食销售点,群众到指定的粮食销售点购粮,根据不同群体制定取粮的具体办法。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粮食供应工作。粮食供应工作是和群众最密切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切身利益,北湾区3乡在工作中深入到底,逐户摸底,民主评议,公平公正,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