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示范点案例展示 西铜社区:六聚六促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成效

来源:铜城党建 | 作者:工农路街道西通社区 | 日期:2019-07-19 20:36 | 阅读:

  近年来,白银区工农路街道西铜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集聚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力量,引导辖区居民广泛参与建设,逐步形成服务党员群众强大工作合力,打造了“六民”型新型服务社区。

1.jpg

党员责任岗

  一、基本情况

  白银区工农路街道西铜社区位于白银市区西北角,辖区面积约1.31平方公里,有排洪沟1条、省道217线1条、养殖区1个有14家养殖户,居民区有58栋楼房,16栋平房,划分为3个居民小区,居民1320户3420人(其中老年人占41%),党员49人,工作人员1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23人。驻有企事业单位4家(白银区第十五小学、西北铜加工厂、西铜派出所、西铜物业),下设3个机构党支部、居委会、居监会。

2.jpg

便民服务指南


  二、总体发展思路

  西铜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全力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依托社区“大党委”,以“六聚六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爱民、聚民、慧民、暖民、乐民、助民”服务型社区功能,全方位的推进社区基层治理,实现了区域党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工作共抓,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jpg

社区“大党委”组织架构

  三、具体举措

  (一)聚焦核心促引领,助推爱民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实施党员积分管理,通过“智慧党建”、“学习强国”、微信群和QQ群等网络媒介,针对不同党员采取集中学、线上学、送学帮学的方式,达到学习教育全覆盖。设置“6+X”党员奉献岗位(6: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环境监督、法律咨询、治安巡逻、敬老助残等岗位,X:针对不同党员设置X个特色岗位),积极开展“三诺一亮”活动,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时采取“支部+中心+协会”模式,以“5中心1协会”为平台,实施“月计划周推进月总结”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工作难点问题,助推爱民社区建设。

4.jpg

送学上门

  (二)聚焦共建促融合,助推乐民社区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共管原则,整合辖区内各类优势资源,依托“大党委”,实施“三单式”管理,通过组织党员开展“五个一”活动(组织讲一次党课、交流一次心得,认领一个党员奉献岗,收集一条居民微需求,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组织体系深度融合,党员教育管理融合,服务理念融合,助推乐民社区建设。

5.jpg

  (三)聚焦需求促服务,助推暖民社区建设。建立以社区“两委”为核心、党员、专干为骨干的党员先锋服务队,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公开全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办事服务流程、监督举报电话,积极开展“三讲三比”工作评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热情。持续深化拓展“6+6”精准助老服务,针对残疾人、失独家庭、伤残家庭等居民群体,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等暖心服务,针对辖区三无老人提供供养专人监护的贴心服务,针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邻里守望爱心服务,逐步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精准化服务体系,助推暖民社区建设。

6.jpg

为辖区残疾人申请残疾人机动车轮椅燃油补贴

  (四)凝聚民心促团结,助推慧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广场”的平台作用,强化社区群团组织力量,组建舞蹈队、乒乓球队、柔力球队、棋牌爱好者、书法队、“铜”文化志愿队等7支文体志愿者队伍,社区舞蹈室、象棋室、展览室、书画室、图书室等场所实施全天免费开放,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内容,月月有主题”的文化活动氛围,助推慧民社区建设。

7.jpg

社区图书室

  (五)聚焦治理促优化,助推助民社区建设。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25个,配备网格长12名、网格员25名,组建网格巡逻队,围绕棚户区改造、“三供一业”、“人居环境”、“非洲猪瘟”、“安全隐患”等工作内容,在网格区域内开展常态化巡逻巡查,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建立问题台账,按月召开社区治理议事会议,提出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助推助民社区建设。

8.jpg

义诊及健康知识宣传

  (六)聚焦难点促破解,助推聚民社区建设。探索实施“社区+物业+企业+部门”民情协调模式,通过“民事共提、民事共议、民事共决、民事共评”方式,建立重大疑难问题台账,定期召开协调“会诊会”,找准病灶,拿出方案,共同协商破解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助推聚民社区建设。

9.jpg

汛期巡查及隐患点排查

  四、取得的成效

  (一)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共驻共建共享,凝聚了辖区优势力量,组织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2次,解决问题3件,推动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党组织的号召力进一步凸显。以“支部引领党员、党员管理团队、团队凝聚群众”为工作原则,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2次,服务126小时,为民办理事实10件,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立足点,救助困难群众88人,化解矛盾纠纷6件,组织文艺演出4场次,开展各项培训12期,实现就业再就业252人次,有效推动了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实现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有效凝聚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