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2-172720 | 生成日期: | 2022-05-13 |
文 号: | 白政办发〔2022〕40号 | 关键字: | 绿化,生态,发展,建设,单位 |
所属机构: | 白银区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白银区2022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5-13 00:00
浏览次数: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中央、省、市驻区有关单位: 《白银区2022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白银区2022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助推全区2022年国土绿化任务高质高效完成,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为导向,紧紧围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林长制、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生态建设布局,加快推进“五区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全区国土绿化工作,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白银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 —坚持质量共进、科学发展。树立质量、效益导向,推进国土绿化向数量质量、存量增量并重转变,加大林草植被恢复力度。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突出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以水定林,永续发展,以水资源承载力为依据,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结合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瞄准乡村绿化突出短板,缺什么补什么。避免发展模式“趋同化”、建设标准“一刀切”。 — —坚持系统治理,整体推进。以全域大景区建设为重点,统筹全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生态要素及其综合治理措施,坚持目标同向、布局统筹、措施一体、作用互补,系统实施,全流域、整山系,区域化整体推进。 — —坚持人民主体,绿色惠民。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原则,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迫切需求,创造更多绿色福利和生态福祉。 三、任务目标 紧盯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生态建设布局,围绕“五区建设”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一轴一网五廊四带”绿化工程建设,助推“四巩固四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坚持点线面结合,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建设国家储备林,积极发展林业碳汇,探索试点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突出抓好“全域大景区”规划建设,坚持增绿增质增效并重,造林造景固碳并举,全力实现我区“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建设目标。到2022年底,新增绿化面积33782亩,总投资5.99亿元,(其中大环境绿化30571亩,乡村绿化美化1891亩,城区绿化778亩,园区场区绿化543亩),完成义务植树 88 万株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98平方米/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58.46%。实现“点”上开花、“线”上提升、“面”上巩固,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白银。 四、主要工作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主动抢抓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政策机遇,着力构建“一轴一网五廊四带”生态建设工程:“一轴”:金沟河中轴景观生态长廊。“一网”:编织城市生态绿网。“五廊”:以G109、G341、S217、白榆公路、白靖公路等国省交通主干道沿线为重点,打造百公里生态廊道。“四带”:打造沿黄生态绿带、西部绿色防风带、南部城郊河沟路网景观带、北部绿色屏障带。 (一)构建五廊四带生态体系,着力改善城郊生态环境 1.打造五条生态廊道。大力开展沿路、沿山、沿面绿化,消山平地、整治边坡、填沟还路、见缝插绿,串联节点、贯通绿道,连片打造生态廊道。其中,S217线绿化5000亩,沿黄快速通道及G341线川口服务区绿化2500亩,白榆公路东侧片区(土崖湾至水川)2000亩,白靖公路绿化5000亩,水四公路(大坪片区)绿化4000亩,109线绿化451亩,白榆公路两侧行道绿化300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整治增绿、改善风貌,建设绿色乡村、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责任单位:区林草局、市园林局) 2.构建金沟河中轴线生态长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方针,以金沟河生态为中轴打造生态景观长廊,通过治污、清淤、堤岸护砌、沿河绿化、景观打造等措施,加快黄河干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滩地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区域流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构建白银城市“绿肺”。实施金沟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湿地生态区,新增绿地120.9亩;实施白银区白榆公路金沟河沿线绿化提升项目,河堤两侧绿化苗木1200亩;实施白银城区防洪及综合治理项目(金沟城区段综合治理),北京路至建设西路绿化120亩。(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水务局) 3.政企合作碳汇林项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区林业碳汇事业全面发展,区政府与在银企业多次洽谈沟通,依托“政府+企业”投资模式,按照“林权在政府,碳汇属企业”的思路,成功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碳汇林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的签订,为白银区林业碳汇事业探索出林业发展“新引擎”,走出了政企共赢的“新路径”。该项目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碳汇林10万亩,修建塘坝5座。2022年计划完成山体绿化1万亩,新建6万m³塘坝1座。(责任单位:区林草局 区发改局 ) (二)编织城市生态绿网,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按照“街巷道路景观化、公园广场园林化、单位小区花园化、公共绿地区域化”的目标,规划建绿、拆旧补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坚持增加绿量与提升品质并重,加大城市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单位院落、厂区园区、街道绿化力度,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全力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 4.建设休闲公共绿地。把增加公共绿地作为提升城市品味,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内容,突出功能性、景观性、便捷性。新建银湖广场、铝厂福利区南侧、莲花寺周边、银西小区周边共4个口袋公园,绿化面积98亩,在高速西出口东侧及南环路、诚信小区以北、青少年博览馆东侧、银西中路及周边等裸露地表新建绿地205亩,续建金岭体育公园西侧绿化项目,绿化面积110亩。按照“应绿尽绿”的原则,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责任单位:市园林局) 5.建设城市景观化道路。按照绿化层次丰富、生态功能显现、景观效果突出的要求,持续提升高速公路、城区道路绿化品质,做到乔灌木、花草合理搭配,形成高低层次分明、色彩搭配美观的道路绿化景观。实施南二环、北环路东段、凤凰街、郑州路、大连路、滨河西路、北京路共9条道路绿化,绿化面积90.17亩。(责任单位:市园林局) 6.建设宜居宜业化小区。按照“移步见绿、就近便民”的原则,持续改善人居、办公环境质量。开展居民小区、部门单位、学校校园、医疗机构等庭院绿化美化。绿化居民小区19处,新增绿化面积111.5亩,棚户区改造项目绿化26.5亩,学校、医院等单位绿化15.6亩。不断下足做细“绣花”功夫,持续改善城区人居、便民服务环境质量。(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区教育局 各街道办事处) (三)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把乡村生态振兴作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按照“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治荒”的要求,充分结合乡村人文、产业、地质、生态等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围绕“大景区、大农业”的决策部署,做足做细“全域大景区”文章。 7.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紧盯美丽宜居和改善提升农村农民生活品质目标,采取抓点示范、包抓督导的措施,切实抓好省、市、区三级3个示范乡镇、13个示范村创建。重点结合乡村生态振兴建设需要,因村施策,以水定林,量力而行,切实开展农村“四旁”绿化美化。实施乡村道路、村屯绿化591亩。(责任单位:区交运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8.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坚持以改善土壤为重点,农民增收为核心,助推脱贫攻坚为目的,促进林果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深度融合,按照“抓品质、上规模,抓示范、强管理,抓改造、增效益”的工作思路,持续抓好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与受污染耕地改良工作。实施重度受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项目,栽植桃树1300亩。(责任单位:四龙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 (四)积极开展园区厂区绿化,打造绿色示范企业 按照现代企业发展绿色厂区园区的要求,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助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促进我区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9.企业厂区绿化。始终坚持以打造“绿色园区”为目标,切实推动园区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培育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绿化与园区建设同步推进。甘肃银光化工、白银有色集团等11家企业新建园区绿化面积528.6亩,农业示范园园区内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亩。(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委会) 10.银西产业园绿化。将银西生态公园提质改造为白银市植物园,确保国家园林城市“植物园建设”的创建标准达标,坚持增质增效曾量并重,持续改善提升银西产业园生态环境质量,新增一刀玻璃厂北侧、广州路西出口、深圳路西出口等绿化面积11.9亩。(责任单位: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国土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有关单位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国土绿化任务落地见效,林草、水务、交通、工信、住建、市政、园林、教育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做好本系统绿化工作。 (二)按照要求,科学造林。要严格落实国务院“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要求,依归绿化、科学造林,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规划的原则,造林过程中严把“整地、苗木、栽植”三道关口,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推广立体复合绿化模式。要科学引进良种苗木,防止不切实际的奇花异草,严禁“一夜成林”和“盲目跟风”改换绿化树种。 (三)全民参与,履职尽责。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每个适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加快国土绿化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全国绿化委员会《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组织适龄公民以造林绿化、捐资捐物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履行植树义务,切实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四)强化宣传,严格考核。要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宣传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让植绿护绿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把国土绿化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相关考核范围,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推进,全力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