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四个提前”下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先手棋

来源:铜城党建 | 作者:王伟 | 日期:2020-09-08 09:03 | 阅读:

  白银区把村(社区)“两委”换届作为当前党建工作头等大事来抓,提前介入、超前谋划、靠前指挥,突出“四个提前”,扎实摸清审细做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切实把握工作主导权。

  提前谋划部署。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列为今年基层组织建设重要内容,两次下发工作提醒,从分析研判班子队伍、排摸换届后备人选、开展任职资格联审、加强专职村书记培养等方面对换届准备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充分利用“甘肃党建”APP,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条例及省市新政策、新要求,着力提高业务人员对换届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确保换届各项工作严格规范、有力有序。

  提前调研摸底。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成立工作组,逐村(社区)、逐人深入分析研判,摸清村情民意、班子结构、履职表现、作用发挥、思想动态、难点问题“六方面”的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对“两委”成员的“进、退、留、转”等做到情况清、底子明。按照“一村(社区)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的思路,努力将影响换届的不稳定因素提前消除,并制定应对预案。在此基础上,区委组织部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党员群众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和“两委”班子意向人选等,做到面上情况与点上问题心中有数。

  提前培养储备。排摸更新村(社区)干部后备库,注重将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乡贤能人、回乡大学生、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和返乡创业人员纳入村“两委”后备库,将街道社区优秀年轻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社会知名人士、爱心公益社团人士以及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人员等纳入社区干部后备库,按照党组织书记1:2比例,其他“两委”成员1:1比例,建立村(社区)干部后备队伍637人。把选优配强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作为换届工作的重点任务、关键环节,严格落实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融入农村发挥作用“八项措施”,建立“三带一”、“师带徒”制度,健全完善帮带台账,签订帮带协议,每月至少开展1次谈心谈话、共计38人次,培养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无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村今年继续招聘5名项目生专职化解决。

  提前资格联审。坚持关口前移,根据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区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政法、信访、扶贫等11个部门单位,对1428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进行了资格审查。经梳理汇总,对照负面清单中受过刑事处罚或取保候审、存在涉黑涉恶和“村霸”问题、涉黄涉毒涉邪、恶意失信、组织或参与非法宗族宗教活动等8种情形,统一向各乡镇(街道)反馈问题清单,对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予以清理排除,对需要分析研判后做出定性的,由乡镇(街道)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采取民意测评、走访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综合问题原因、严重程度以及个人表现等具体情况,召开党(工)委会议逐人出具任职结论材料,坚决把不符合条件人员挡在门外。

  (撰稿:王伟  审核:张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