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抗美援朝运动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06-29 16:11 | 阅读:

1、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发动。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入侵朝鲜,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6月2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国侵略行径进行严厉谴责和抗议。10月8日,美国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为此,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和人民的请求,到达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抗击美国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威胁中国领土安全、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斗争——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爆发。
  皋兰县水川区委、北山区委根据上级有关抗美援朝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于1951年3月大力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有效地推动减租减息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反对美帝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指示》,号召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反对美国侵略台湾和朝鲜。水川区、北山区把宣传工作开展的形式多样化,使抗美援朝运动深入人心。运用区乡代表大会的形式,组织大会代表讨论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后,代表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动员群众报名参军;召开农会小组长会议,学习、布置宣传任务,深入群众家中宣传动员;通过诉苦对比解放前后的生活状况,让群众深刻认识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护胜利果实的重要性;通过黑板报、漫画、墙报、电影、秧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法,增强抗美援朝人民必胜的信心。1951年4月17日,两个区的几千名群众,扛着锄头、木耙,大刀、长矛举行抗美援朝反侵略、反霸权、反帝国主义大游行。到1951年5月底,两个区有1万多人次参加抗美援朝和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的示威游行和投票运动。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两区各乡均召开大会,通过了县上制定的爱国公约,并举行签约仪式和示威游行。通过宣传发动抗美援朝运动,使水川区、北山区的广大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靖远县北湾区3乡根据县委的部署,在区委的领导下,以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发动抗美援朝运动,取得很好效果。第一,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动员人民积极参加。针对有些人“朝鲜离我们那么远,着急干啥?”“我们国家困难不少,哪有力量帮助朝鲜?”等模糊认识,各乡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干部宣讲中央精神,组织群众示威游行,办黑板报、书写墙头标语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抗美援朝重大意义的认识。第二,组织和平签名活动。北湾区3乡人民在《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拥护缔结世界和平宣言》上踊跃签名,签名的群众约300人,有力地声援了抗美援朝。第三,组织群众订立爱国公约。各乡组织干部分赴各村,组织群众学习文件,启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订立以增加生产、搞好优属工作、检举敌人破坏、组织人民武装、坚决镇压反革命等内容的爱国公约。
  2、参军参战及捐献钱粮物资。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皋兰县水川区、北山区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积极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据1955年5月18日水川区的统计,水川区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有45人,其中女青年7人。1951年7月23日,皋兰县根据人民群众意愿成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皋兰分会,并通过该组织为抗美援朝捐款30多亿元(第一套人民币),寄各种慰问品、慰问信5000多件。水川区委、北山区委响应县上号召,发动两区群众积极参加捐款捐物和写慰问信的活动。靖远县北湾区委发动全区人民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抗美援朝运动,广泛开展订立爱国公约、和平签名、捐献钱物购买飞机大炮、扩军、拥军优属活动。首先是动员青年积极参军。1951年5月,北湾区委召开区乡干部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扩军会议精神和中央扩军方针,讨论扩军方法,分配扩军任务,又召开农代会及乡村干部会议,传达县上和区上的干部会议精神和扩军方针,会议上就有不少人自愿报名参军。由于宣传工作及时有效,全区迅速掀起参军热潮,其中砂河乡自愿报名参军者30多人,经审查批准,雒鸣政、梁宏若等20多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超过原计划1倍多;黄崖乡有雒其瑞、张守福、郝相国、顾克林等20人左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其次是发动群众捐献钱物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经过广泛动员,群众自愿捐献钱物购买飞机大炮的热情很高,有的捐钱,有的捐粮,为抗美援朝做出积极贡献。
  3、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作为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951年6月,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优待军烈属的号召后,皋兰县、靖远县相继成立拥军优属委员会。1952年1月9日,甘肃省政府发出进一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普遍结合土地改革及冬季生产运动,在原有优属的基础上,开展拥军优属月,进一步推动拥军优属工作。水川区、北山区及北湾区响应上级号召,及时参加到拥军优属月活动中去,积极行动起来,“先军属,后自己”,采取措施,保证军烈属的生活和生产。在土地改革中,主动将好地和好牲口分给军烈属;农忙时组织劳力帮助军烈属耕种、收割;雨季时走访检查军烈属家,发现房屋漏雨及时修补;逢年过节通过座谈会、上门慰问等形式,看望慰问军烈属。通过这些工作,把拥军优属工作落到实处,使军烈属在政治上获得荣誉感,物资上得到一定资助,保证抗美援朝运动的顺利开展。
  4、开展劳动竞赛和增产运动。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发展,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水川区、北山区和北湾区号召农民群众开展爱国劳动竞赛和增产运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开展爱国增产运动,提倡劳动互助组织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通过精耕细作,努力改进耕作方法,细化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提高亩产。水川、北山两区及北湾区3乡农民群众,在爱国增产运动中努力生产,埋头苦干,多打粮食,特别是水川区和北山区农民,为抗美援朝踊跃缴售公粮,为全县1951年提前4天超额完成缴售公粮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